[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损伤后LBB评估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5784.0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4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辉;池志远;安英辉;方奎元;陈明亚;余伟炜;薛飞;陈志林;高红波;黄平;张晏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1/10;G06F113/14;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损伤 lbb 评估 处理 方法 | ||
1.一种管道损伤后LBB评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管道焊接或矫形过程中的损伤作数值仿真分析,包括:设定焊缝材料性能、确定焊缝工艺、确定焊接单元尺寸与焊接顺序、焊接热输入量控制准则设定和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焊接过程应力场数值模拟;
其中,所述焊接热输入量控制准则设定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单元体进行均匀体积加热,在每个增量时间步长中加热率递增一个常数数值;
S102、检查每个热输入增量过程中的温度分析结果,直至所述单元体温度已经到达其熔化温度,则终止热量输入,使得所述单元体开始冷却;
S2、基于残余应力的弹塑性断裂参量计算方法来计算残余应力单独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评估时刻其它载荷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以及计算考虑残余应力的弹塑性断裂参量;
S3、根据步骤S1中的数值仿真分析结果及步骤S2中的计算结果,计算不同裂纹尺寸下裂纹前沿的积分,并将不同裂纹尺寸裂纹前沿的积分进行拟合,再计算结构失效临界裂纹尺寸及结构临界泄漏裂纹尺寸;
S4、计算所述结构失效临界裂纹尺寸与结构临界泄漏裂纹尺寸的比值,并将其与行业评估标准中的评价准则进行比较,若所述比值结果不满足所述评价准则,则计算机获取所述管道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在数据库中匹配相应联系人信息,并启动通信模块以向对应的联系人发送提示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BB评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中,所述焊缝材料性能包括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比热容、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应力-应变曲线,所述焊缝材料性能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BB评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中,所述焊接过程应力场数值模拟为热-机械应力的间接耦合计算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BB评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步骤中,所述计算残余应力单独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是通过现有的核电相关评估规范中的影响函数计算方程快速计算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BB评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计算不同裂纹尺寸下裂纹前沿的J积分基于下列方程进行:
式中,E——弹性模量,MPa;
ν——为泊松比;
KJ——弹塑性断裂参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BB评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将不同裂纹尺寸下裂纹前沿J积分进行拟合是基于下列方程进行:
式中,ci——多项式拟合系数;
a——不同裂纹尺寸,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BB评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计算所述结构失效临界裂纹尺寸基于下列方程进行:
式中,ac——结构失效临界裂纹尺寸,mm;
S和T为材料基本物理性能断裂韧性阻力曲线的特征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BB评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计算所述结构临界泄漏裂纹尺寸基于下列方程进行:
式中,aL——结构临界泄漏裂纹尺寸,mm;
m——泄漏检测仪器的精度,kg/min;
P——管道内介质的工作压力,MPa;
ρ——介质的密度,kg/m3;
D——裂纹面的张开距离,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BB评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步骤中,所述评价准则的判断依据为若所述结构失效临界裂纹尺寸与所述结构临界泄漏裂纹尺寸的比值大于2,则满足所述评价准则要求,否则不满足所述评价准则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岭澳核电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57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