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电池单体以及软包电池模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5174.0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8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伟;陈永翀;何颖源;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50/105;H01M50/627;H01M50/636;H01M50/184;H01M50/186;H01M10/0585;H01M10/48;H01M10/613;H01M10/655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单体 以及 模组 | ||
1.一种软包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单体包括:电芯,所述电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层交叉层叠形成;封装膜,所述封装膜形成至少一端开口的封装袋,所述电芯容置于所述封装袋内;第一注排端口和第二注排端口,通过所述第一注排端口和所述第二注排端口能够对所述封装袋内部注排流体;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分别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导电连接;密封注排部件,所述密封注排部件的厚度与所述软包电池单体的厚度相对应,所述密封注排部件的宽度与所述软包电池单体的宽度相对应,所述封装袋的开口贴合所述密封注排部件的侧壁并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注排端口、所述第二注排端口、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设置于所述密封注排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单体,其中,所述封装袋设有顶部开口,所述密封注排部件为长条形,所述密封注排部件与所述顶部开口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封装袋设有顶部和底部开口,所述密封注排部件为“口”字型,所述密封注排部件的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分别与所述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封装袋设有顶部、左侧和右侧开口,所述密封注排部件为U型,所述密封注排部件同时与所述顶部、左侧和右侧开口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单体,其中,所述软包电池单体还包括底部密封部件,所述封装袋设有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密封部件的厚度与所述软包电池单体的厚度相对应,所述底部密封部件的宽度与所述软包电池单体的宽度相对应,所述封装袋的底部开口贴合所述底部密封部件的侧壁并形成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单体,其中,所述密封注排部件的厚度为5~500mm,优选为30~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单体,其中,所述软包电池单体还包括紧固条,所述紧固条设置于所述封装袋的外侧,用以对所述封装袋与所述密封注排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单体,其中,所述软包电池单体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的表面与所述封装袋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导流板的与所述电芯邻接的一侧设有导流沟槽,所述导流沟槽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导流板的厚度,流体能够沿所述导流沟槽进入所述电芯的表面与所述封装袋的内表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包电池单体,其中,所述导流板的与所述封装袋邻接的一侧设有凸出部,从而使得与所述导流板的凸出部贴合的所述封装袋的表面形成凸起和凹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单体,其中,所述软包电池单体还设有锂片和第三电极极耳,所述锂片设置于所述电芯内,所述第三电极极耳设置于所述密封注排部件上并且所述第三电极极耳与所述锂片导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单体,其中,所述软包电池单体还设有至少一个注排管,所述注排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注排端口或者与所述第二注排端口相连,所述注排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封装袋内的底部。
10.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模组包括外壳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单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中,所述软包电池模组设有气袋,在所述软包电池模组的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注排端口或第二注排端口经由气体管路与所述气袋连通,所述气袋充入气体后抵接或进一步压紧所述压力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中,所述软包电池模组设有控制装置,在所述气袋上设有排气端口,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所述气袋的压力值传送至所述控制装置,当所述压力值超过预定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排气端口进行排气或者经由所述第一注排端口或第二注排端口注入安全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51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用换气除味装置及冰箱
- 下一篇:信号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