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面料的染色方法及得到的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3754.6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2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潘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进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52 | 分类号: | D06P1/52;D06P1/613;D06P1/651;D06P1/673;D06P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面料 染色 方法 得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面料的染色方法,其主要步骤为以下几步:染色时加入适当量的染色剂,树脂聚合物,添加剂,补强粉末加入染色缸,并且持续搅拌;将面料浸入到染色缸中进行染色,温度逐渐降低至90℃,降温速率为2℃/h,降温期间反复翻腾、扭转纺织面料;将得到的染色面料进行真空环境下的烘干,最后进行太阳光自然晾晒得到染色剂染色的纺织面料。本发明通过限定染色剂的原料份数,改性条件等,使得染色后的纺织面料具有优异的光泽度、耐摩擦性和耐水洗牢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面料的染色方法及得到的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我国古代用染料染出的纺织品颜色也不断地丰富。但随着纺织品的需求量的增大,纺织工业化的生产,虽然带来了很多经济效益,但也带来很多健康隐患。尤其现在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化学染料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纺织面料在染色的过程中,采用大量的化学染料,成品的染料在使用的过程中易脱落,引起穿着者皮肤过敏,更有甚者会有致癌性,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且随着人们对衣物面料染色要求越来越高,对面料染色的光泽性、抗摩擦性和色彩的牢固度等性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环保要求的增多,对于染色工艺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急需研究一种生物亲和型的面料染色方法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CN106087474A)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面料的染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植物提取液40-60份,壳聚糖10-14份,丙三醇1-2份,硬脂酸锌1-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3份,云母粉1-2份,月桂基磺基琥珀酸二钠8-15份,四甲基溴化铵0.8-1份,乙基三乙氧基硅烷8-14份,碳酸钠3-6份,水50-60份。该染色剂采用纯天然的植物提取液作为色素源,经合理配置后,对人体无伤害,不易造成人体的过敏,且绿色环保,成本较低,安全无污染,着色既均匀又牢固,不影响纺织面料的柔软性,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但其色泽不鲜艳。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全面的纺织面料的染色方法,使得染色处理过后的面料表面具有良好的光泽,抗摩擦性和着色牢固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向染色缸中加入去离子水并升温加热至100~110℃,将纺织面料放置在60~80℃的预热缸中进行预热1~2小时,并且在染色缸中加入冰醋酸调节pH值至6~6.5;(2)将适当量的染色剂,树脂聚合物,添加剂,补强粉末加入染色缸,并且持续搅拌2~3小时,直至染色剂在染色缸中完全的分散溶解;(3)将面料浸入到染色缸中进行染色,温度逐渐降低至90℃,降温速率为2℃/h,降温期间反复翻腾、扭转纺织面料,之后继续浸泡2~3小时;(4)将得到的染色面料进行真空环境下的烘干1~2小时,最后进行太阳光自然晾晒6~12小时得到染色剂染色的纺织面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树脂聚合物为甲甲酯、败酸酯、乙烯基苯、2-甲基-2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合成后的聚合物;所述添加剂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邻并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葵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补强粉末为二氧化铈、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陶氟隆粉末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树脂聚合物为败脂酸和甲甲酯的均聚物;败脂酸和甲甲酯的重量比为4~5:1。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添加剂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重量比为1~3:1~3。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补强粉末为二氧化铈和陶氟隆粉末;二氧化铈和陶氟隆粉末的重量比为1:2~3。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染色剂的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聚合物基质50~60份,表面活性剂2~6份,植物提取素及其衍生物20~30份,乳化剂3~5份,引发剂1~2份,去离子水100~150份,破乳剂50~6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进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进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3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