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片键合式IGBT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2090.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严利人;刘志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39;H01L21/331;H01L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李全旺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片 合式 igbt 器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硅片键合式IGBT器件,包括正面结构(1)和背面结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结构(1)和背面结构(8)实现在两片硅片上,所述两片硅片采用键合的方式构成IGBT器件,两片硅片的键合接触面处均设有接触面结构,所述接触面结构由金属接触层(3)和终端结构组成,所述金属接触层(3)位于中间位置,所述终端结构设于金属接触层(3)四周对所述金属接触层(3)进行保护;
所述终端结构由P+掺杂的保护环(4)和SiO2氧化层(9)组成,所述金属接触层(3)和SiO2氧化层(9)均经过化学机械抛光,其表面之间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键合式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结构还包括场板结构,用于改善所述两片硅片的键合接触面的漏电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键合式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硅片的键合接触面结构相互对位套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硅片键合式IGBT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S1):制作IGBT器件的正面结构(1)
在一片硅片的正面制作VDMOS器件结构;
然后对该硅片的背面进行减薄,在其四周部分进行离子注入和激光退火,制作出终端保护环(4);在其中心部分进行离子注入和激光退火,制作出N+薄层;沉积层厚为0.5μm的SiO2氧化层(9)作为保护;
对所述中心部分进行光刻和湿法腐蚀,去除其上的SiO2氧化层(9),露出N+薄层表面,对所述中心部分溅射金属Al,层厚为1.0μm,然后进行低温合金;
对该硅片的背面进行化学机械抛光,使得背面的SiO2氧化层(9)和金属接触层(3)的表面平整对齐;
S2):制作IGBT器件的背面结构(8)
另取一片重掺杂的P+硅片,从其正面开始进行低温外延,经过多次外延-掺杂,依次形成P+、N-、N+、N-的不同掺杂层结构,在外延结构完成后,按照步骤S1继续制作所述背面结构(8)的接触面结构;
在所述P+硅片的背面制作出金属层,作为IGBT器件的一个电极,完成IGBT器件的背面结构(8);
S3):对所述两片硅片的键合:接触面相互对准后进行键合,形成完整的IGBT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片键合式IGBT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对硅片进行减薄时,厚度控制范围为40μm~1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片键合式IGBT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进行低温外延时,温度为650℃至75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片键合式IGBT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N-层、N+层、N-层的典型厚度分别为2.0μm,0.5μm,3.0μm,N+层构成了IGBT器件的场阻止层,其位置为距离P+层0.5~2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20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