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气利用和处理一体化装置、船舶主机及船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1871.9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0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丁立志;王雁冰;颜峰;康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3/04;F01N3/08;F01N13/14;F02B25/00;B01D53/92;B01D53/78;B01D53/48;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利用 处理 一体化 装置 船舶 主机 | ||
1.一种废气利用和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室(1)和供液机构(2),所述处理室(1)上设置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4),所述进气口(11)被配置为与船舶主机的排气集管(100)连通以接收所述船舶主机排出的废气,所述出气口(14)被配置为同时与所述船舶主机中增压器的新鲜空气进口和所述船舶主机的排烟管相连;
沿所述废气的流动方向,所述处理室(1)依次分为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的预处理室(12)和与所述出气口(14)连通的反应室(13),所述预处理室(12)内设置有第一喷淋管(3),所述第一喷淋管(3)的出口朝向所述预处理室(12)的内腔设置,所述反应室(13)内设置有第二喷淋管(4),所述第二喷淋管(4)的出口朝向所述反应室(13)的内腔设置;
所述供液机构(2)包括除尘液供应组件和脱硫液供应组件,所述除尘液供应组件的出液口和所述第一喷淋管(3)连通,所述脱硫液供应组件的出液口和所述第二喷淋管(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利用和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室(12)内设置有扰流挡板(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利用和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室(12)和所述反应室(13)之间设置有隔板(7),所述隔板(7)上分散设置有多个通气孔(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利用和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为弓形隔板,所述弓形隔板向所述预处理室(12)方向凸设,且所述弓形隔板中部区域的所述通气孔(71)的孔径小于所述弓形隔板其它区域的所述通气孔(71)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利用和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反应室(13)的进气端到所述反应室(13)的出气端,所述反应室(13)内设置有上下交错布置的折流板(10);
所述反应室(13)内,上部的所述折流板(10)和下部的所述折流板(10)之间还设置有过流筛板(9),所述过流筛板(9)具有多个筛孔(91),且在所述过流筛板(9)的边缘设置有溢流堰(9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利用和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废气由下到上流过的所述过流筛板(9)处,所述过流筛板(9)的所述筛孔(91)上安装有浮阀(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利用和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机构(2)还包括冷却液供应组件,所述冷却液供应组件的出液口同时与所述第一喷淋管(3)和所述第二喷淋管(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利用和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处设置有气体流量调节阀(111);和/或
所述出气口(14)处设置有除雾机构(30)。
9.一种船舶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利用和处理一体化装置;
所述船舶主机还包括排气集管(100)和增压器,所述处理室(1)与所述排气集管(100)连接为一体,且在所述处理室(1)和所述排气集管(100)之间设置有绝热层(40)。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18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