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元-脉冲编码MIMO雷达欺骗式干扰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1418.8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6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兰岚;廖金玲;廖桂生;许京伟;张玉洪;赵英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G01S7/42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编码 mimo 雷达 欺骗 干扰 抑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元‑脉冲编码(Element‑pulse‑coding,EPC)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雷达欺骗式干扰抑制方法,通过设计编码系数和补偿矢量,使得虚假目标恰好位于方向图零点而被有效抑制,实现主瓣欺骗式干扰的抑制,该方法考虑虚假目标相比于真实目标延迟了若干个脉冲,因此真、假目标位于不同的距离模糊区间,通过发射端导向矢量预补偿和接收端匹配滤波分离各发射波形,EPC‑MIMO雷达能够区分来自不同距离模糊区间的回波信号,最终在发射、接收空间频率及脉冲三维域实现真、假目标的鉴别,并通过波束置零抑制主瓣欺骗式干扰,提高了雷达在电子战中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元-脉冲编码MIMO雷达欺骗式干扰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阵列天线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声纳、导航等无线电系统中,然而,阵列雷达面临日趋复杂的空间电磁环境,容易受到强干扰和强杂波等影响,严重限制了雷达系统的信息获取能力。其中,欺骗式干扰通过向辐射类似于真实目标回波的电磁波,诱使雷达错误地将虚假目标当成真实目标,造成雷达真实目标丢失、雷达资源占用以及异常空情等,使得雷达系统性能急剧恶化。随着数字射频存储器技术的发展,欺骗式干扰的样式愈加复杂。若假目标信号位于主瓣区域,将大大增加雷达探测真实目标的难度。
传统阵列雷达通过波束调零抑制干扰的同时也错误地抑制掉了真实目标信号。而近年来提出的频率分集阵(Frequency diverse array radar,FDA)-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雷达通过距离-角度二维波束调零可以有针对性地抑制某个方向、某个距离的电子干扰。利用FDA-MIMO雷达抑制主瓣欺骗式干扰的原理是在发射慢时间区分来自不同发射脉冲的真、假目标回波信号。然而,由于在FDA-MIMO雷达中,需要首先对接收数据进行逐个距离门补偿,补偿后的距离量化误差无可避免,此时,利用FDA-MIMO雷达技术的抗主瓣欺骗式干扰性能变差。因此,研究对抗来自主瓣方向的欺骗式干扰方法是当今雷达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难点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元-脉冲编码MIMO雷达欺骗式干扰抑制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元-脉冲编码MIMO雷达欺骗式干扰抑制方法,通过设计编码系数和补偿矢量,使得虚假目标恰好位于方向图零点而被有效抑制,实现主瓣欺骗式干扰的抑制,该方法包括:
S1:构建阵元-脉冲编码MIMO雷达的发射端导向矢量和接收端导向矢量,其中,所述发射端导向矢量包括真实目标的发射端导向矢量和虚假目标的发射端导向矢量,所述接收端导向矢量包括真实目标的接收端导向矢量和虚假目标的接收端导向矢量;
S2:构建阵元-脉冲编码MIMO雷达发射端补偿矢量;
S3:根据所述阵元-脉冲编码MIMO雷达发射端补偿矢量对所述真实目标的发射端导向矢量和所述虚假目标的发射端导向矢量进行补偿;
S4:构建接收端波形匹配滤波输出矢量;
S5:根据补偿后的所述真实目标的发射端导向矢量、补偿后的所述虚假目标的发射端导向矢量、所述真实目标的接收端导向矢量、所述虚假目标的接收端导向矢量和所述接收端波形匹配滤波输出矢量,得到阵元脉冲编码MIMO雷达位于同一个距离无模糊区间内的经过匹配滤波后的接收数据矩阵;
S6:对所述经过匹配滤波后的接收数据矩阵进行非自适应波束形成处理,得到抑制主瓣欺骗式干扰的回波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1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1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