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1348.6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万海;冯瑞章;赵鑫;龚月桦;樊颖;涂敏;吕伍牛;王玉洁;田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K20/105 | 分类号: | A23K20/105;A23K10/37;A23K20/158;A23K20/163;A23K10/12;A23K30/15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傅晓 |
地址: | 64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酸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甲酸、甲酸铵、丙酸、丙酸铵、富马酸、表面活性剂和水;其中,甲酸与甲酸铵的质量之和占酸化剂总质量的50~55%,丙酸与丙酸铵质量之和占酸化剂总质量的30~35%,余量为富马酸,表面活性剂和水,并且富马酸,表面活性剂和水的质量之比为1:1~3: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剂中甲酸与甲酸铵的质量之比为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剂中甲酸与甲酸铵的质量之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剂中丙酸与丙酸铵的质量之比为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剂中丙酸与丙酸铵的质量之比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剂中富马酸、表面活性剂和水的质量之比为1:2: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酸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海藻糖脂或磷脂。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酸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甲酸、甲酸铵、丙酸和丙酸铵于室温下溶于水中,得溶液A;
S2: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液A中并搅拌均匀,得溶液B;
S3:将富马酸加入到溶液B中,于30~40℃下搅拌10~15min,得酸化剂。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酸化剂在制备葎草和高粱秸秆混合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葎草和高粱秸秆破碎成长度小于2cm的小段,并将破碎后的葎草和高粱秸秆按2:8~4:6的质量比混合,得混合料;
S2:将酸化剂均匀喷施于混合料表面,所喷施的酸化剂占混合料质量的0.1~0.3%;
S3:将喷施有酸化剂的混合料装入真空包装袋中,抽真空后于25~27℃下发酵42~50天,得葎草和高粱秸秆混合青贮饲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学院,未经宜宾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13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