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钴基金属间化合物磁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0773.3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0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郭凯;王珂;杨昕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28/00 | 分类号: | C22C28/00;C22C1/02;C22F1/00;H01F1/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基金 化合物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稀土-钴基金属间化合物磁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学通式为RE2Co3-xSix,其中RE为镧系元素中除Pm和具有特别大原子半径的Eu与Yb外的其他12种元素以及稀土元素Y中的至少一种元素,x满足关系式:0.04≤x≤0.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稀土-钴基金属间化合物磁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合物结构为正交的类La2Co3结构,空间群为Cmca。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稀土-钴基金属间化合物磁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
采用镧系元素中除Pm和具有特别大原子半径的Eu与Yb外的其他12种元素以及稀土元素Y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稀土金属单质材料、金属Co的单质材料、Si的单质材料为原料;按所制备的目标材料RE2Co3-xSix的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称量原料;
b.合金熔炼过程:
将称量的原料放入电弧炉用坩埚中,然后在不低于0.5atm气压的惰性氩气氛下,在电弧炉中熔炼至少30秒,得到熔炼成合金熔体,然后将合金熔体进行冷却取出,完成一次熔炼过程;继续翻转坩埚中的合金后,再进行至少一次熔炼过程,最后将得到合金熔体冷却后取出,从而得到稀土-钴-硅合金;
c.热处理过程:
将稀土-钴-硅合金进行保温退火热处理,从而得到稀土-钴基金属间化合物磁热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稀土-钴基金属间化合物磁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稀土金属单质材料采用金属Y或镧系元素中除放射性的Pm和具有特别大原子半径的Eu与Yb之外的任何一种或者任何两种以上的稀土金属单质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稀土-钴基金属间化合物磁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Si的单质材料采用无定形和晶体Si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稀土-钴基金属间化合物磁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根据不同原料金属元素蒸气压考虑到金属元素烧损,以Co颗粒单质材料和块状稀土单质材料配比为3:2摩尔进行配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稀土-钴基金属间化合物磁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进行熔炼时,在电弧炉中起弧后,先熔炼Ti粒至少15秒将电弧炉内气氛中可能残余的氧消耗掉,再将电弧转移至装载待熔炼原料的坩埚的上方,待原料中的金属均匀熔化并形成熔球后,使电弧在熔球上方均匀覆盖,熔炼至少30秒后停止熔炼,待熔球自然冷却后,完成一次熔炼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稀土-钴基金属间化合物磁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进行熔炼时,在完成一次熔炼过程后,继续将炉内气氛压力调整至1atm后,从炉中取出坩埚,将坩埚中合金翻面后,重复熔炼过程一次,熔炼时间仍为至少30秒;待熔球自然冷却后,将坩埚中合金翻面重复一次熔炼过程,一共熔炼3次,将得到合金熔体冷却后取出,从而得到稀土-钴-硅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稀土-钴基金属间化合物磁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将稀土-钴-硅合金冷却后砂纸打磨表面,放置于坩埚内,采用火焰枪封装方式,将坩埚真空封入石英管后,转移至马弗炉内进行退火热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稀土-钴基金属间化合物磁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根据不同元素组成合金熔点的不同,利用DSC手段测定合金熔点Tm后,退火温度定为0.95Tm,保温时间为至少28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07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