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水泥窑烟气脱硝装置及脱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0176.0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4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培培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余热 回收 水泥 烟气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水泥窑烟气脱硝装置及脱硝方法,包括加热框、疏液机构、反应框、余热回收机构、布袋除尘器、次级反应机构、还原剂混合器、输水系统和高压疏液系统,所述加热框的上部出口和疏液机构的下部入口连通,所述疏液机构的上部出口和反应框的下部入口连通,本发明,通过设置疏液机构,并配合使用还原剂混合器和高压疏液系统,能够使混合还原剂和烟气进行充分混合,并进入反应框中进行初级的非催化还原反应,从而有效提高了烟气的脱硝效率;通过设置次级反应机构并配合使用布袋除尘器,利用多组板式催化剂对仍含有少量的NOx的烟气进行次级的催化还原反应脱硝,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烟气的脱硝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水泥窑烟气脱硝装置及脱硝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的生产过程中,NOx排放总量居工业排放第二位,仅次于电力行业,其中,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均已实施超低的NOx排放改造,因此,国家对水泥行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也日趋严格。
目前,我国的水泥行业普遍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进行水泥窑烟气脱硝的处理,但是,脱除效率比较低,氨逃逸较严重,无法满足现有的排放标准,并且,在进行水泥窑的烟气脱硝时,余热的回收效率也比较低,就会造成水泥窑烟气脱硝处理时热量的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水泥窑烟气脱硝装置及脱硝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水泥窑烟气脱硝装置及脱硝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水泥窑烟气脱硝装置,包括加热框、疏液机构、反应框、余热回收机构、布袋除尘器、次级反应机构、还原剂混合器、输水系统和高压疏液系统,所述加热框的上部出口和疏液机构的下部入口连通,所述疏液机构的上部出口和反应框的下部入口连通,所述反应框的上部入口固定安装有第一疏气管道,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一疏气管道中,所述第一疏气管道的底部出口和布袋除尘器的上部入口连通,所述布袋除尘器的下部出口固定安装有第二疏气管道,所述次级反应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二疏气管道中,所述第二疏气管道的顶部出口固定安装有第三疏气管道,所述还原剂混合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和高压疏液系统的输入端连通。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加热框的底部设有呈对称分布的鼓风机,所述加热框中固定安装有可燃烧气体预热喷枪。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疏液机构包括第一机构外框、漩涡管和竖式喷筒,所述漩涡管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构外框的内部,所述漩涡管的输入端延伸出第一机构外框的外壁并通过管道和高压疏液系统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漩涡管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L型弯管,所述竖式喷筒的上部输入端和L型弯管的下部固定安装,所述漩涡管的外表面底部等距离固定插设有多组第一高压喷嘴,所述竖式喷筒的外侧等距离固定插设有多组第二高压喷嘴,所述疏液机构通过第一机构外框的上下部分别对应和反应框的底部、加热框的上部固定安装。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漩涡管呈漩涡状,所述漩涡管和竖式喷筒呈垂直分布结构。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第二机构外框和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固定卡接在第二机构外框的内壁,所述螺旋管的输入端延伸出第二机构外框的外壁并通过管道和输水系统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螺旋管的输出端延伸出第二机构外框的外壁并通过管道和还原剂混合器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余热回收机构通过第二机构外框固定安装在第一疏气管道中。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螺旋管呈螺旋状,所述螺旋管的口径大小小于第二机构外框的内壁口径大小,所述螺旋管的外壁设有防腐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培培,未经盛培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0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