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圈定大洋海山碳酸盐岩分布范围的方法及处理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0108.4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5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谭启斌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圈定 大洋 海山 碳酸盐 分布 范围 方法 处理 终端 | ||
1.一种圈定大洋海山碳酸盐岩分布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得浅地层的地震剖面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浅地层剖面处理成果数据;
步骤2:根据浅地层剖面处理成果数据进行地震属性计算,得到瞬时振幅A(t)和瞬时频率ω(t),根据瞬时频率ω(t)得到平均频率其中,瞬时振幅A(t)和瞬时频率ω(t)根据公式①得到:
其中,h(t)表示x′(t)的希尔伯特变换结果,表示瞬时相位,x′(t)表示浅地层剖面处理成果数据;
步骤3:根据浅地层剖面处理成果数据进行层位拾取,分别得到海底层位Pwb和沉积层基底Psb;
步骤4:以所述瞬时振幅A(t)和平均频率进行交汇分析,瞬时振幅属性表现为相对低振幅、平均频率属性表现为相对高频所对应的区域即为大洋海山碳酸盐岩分布范围,
所述交汇分析,具体包括,
以所述瞬时振幅A(t)和平均频率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原点为瞬时振幅A(t)和平均频率均为0值,
将位于海底层位Pwb和沉积层基底Psb之间的浅地层剖面处理成果数据x(t)计算得到的瞬时振幅A(t)和平均频率映射到所述直角坐标系内的相应坐标位置上,
在上述直角坐标系找出瞬时振幅属性表现为相对低振幅、平均频率属性表现为相对高频的目标坐标,所述目标坐标围成的分布范围即表征了大洋海山碳酸盐岩分布范围,
所述步骤1之后、步骤2之前,还包括,
步骤12:对所述浅地层剖面处理成果数据进行振幅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的浅地层剖面处理成果数据x(t),
其中,归一化处理按公式②进行:
其中,x′(t)表示归一化前的浅地层剖面处理成果数据,x′(t)max表示x′(t)中所有采样点中振幅最大值对应的浅地层剖面处理成果数据,
步骤2和步骤3中的浅地层剖面处理成果数据均替换为归一化后的浅地层剖面处理成果数据x(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定大洋海山碳酸盐岩分布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包括异常噪音压制和涌浪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定大洋海山碳酸盐岩分布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瞬时频率ω(t)得到平均频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每一道x(t)下的瞬时频率ω(t)开时窗,按采样点逐个滑动时窗,直至覆盖所有采样点,得到每个时窗对应的瞬时频率ω(t),然后,对每一个时窗内的瞬时频率ω(t)进行平均,得到各个时窗对应的平均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圈定大洋海山碳酸盐岩分布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窗为72个采样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定大洋海山碳酸盐岩分布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目标坐标围成的分布范围反向映射到瞬时振幅属性图上,即得到碳酸盐岩的分布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定大洋海山碳酸盐岩分布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坐标系的X轴为瞬时振幅A(t),Y轴为平均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定大洋海山碳酸盐岩分布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时振幅属性表现为相对低振幅、平均频率属性表现为相对高频根据预设的经验值进行判断。
8.一种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圈定大洋海山碳酸盐岩分布范围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未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01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热建筑玻璃
- 下一篇:音频设备及语音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