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建筑玻璃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0093.1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1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伍治东;曾建新;滕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兴龙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7/61;C09D5/24;C09D5/32;C03C17/3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善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0 | 代理人: | 黄鹏飞 |
| 地址: | 418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建筑 玻璃 | ||
1.一种隔热建筑玻璃,其包括玻璃本体和涂设于所述玻璃本体的隔热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涂层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份:
ATO粉剂10-13份,乙醇10-15份,分散剂5-10份,流平剂5-8份,消泡剂6-8份,增稠剂5-7份,紫外线吸收剂5-10份,四硼酸钠2-3份,二氧化硅中空微球15-22份;
其中,二氧化硅中空微球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份制成:
苯乙烯1-4.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去离子水1-6份,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0.02-0.06份,无水乙醇150-200份,氨水10-30份,质量浓度为20-50%的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建筑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DP-518,所述流平剂为BYK-330,所述消泡剂为902W,所述增稠剂为AT-70,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UV-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建筑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粒径范围为150-650nm,壁厚范围为20-4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建筑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本体涂设所述隔热涂层的一面呈粗糙面,所述隔离涂层远离所述玻璃本体的一面呈光滑面,所述隔离涂层的厚度为180-2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建筑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涂层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份:
ATO粉剂10份,乙醇10份,分散剂5份,流平剂5份,消泡剂6份,增稠剂5份,紫外线吸收剂5份,四硼酸钠2份,二氧化硅中空微球15份;
其中,二氧化硅中空微球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份制成:
苯乙烯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去离子水1份,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0.02份,无水乙醇150份,氨水10份,质量浓度为45%的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1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建筑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涂层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份:
ATO粉剂12份,乙醇13份,分散剂8份,流平剂7份,消泡剂7份,增稠剂6份,紫外线吸收剂8份,四硼酸钠3份,二氧化硅中空微球20份;
其中,二氧化硅中空微球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份制成:
苯乙烯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去离子水4份,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0.05份,无水乙醇180份,氨水25份,质量浓度为50%的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18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建筑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涂层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份:
ATO粉剂13份,乙醇5份,分散剂10份,流平剂8份,消泡剂8份,增稠剂7份,紫外线吸收剂10份,四硼酸钠3份,二氧化硅中空微球22份;
其中,二氧化硅中空微球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份制成:
苯乙烯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去离子水6份,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0.06份,无水乙醇200份,氨水30份,质量浓度为50%的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兴龙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兴龙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00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