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输出整流管短路识别及保护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9972.2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张海东;李晨光;吴琼;付加友;朱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2 | 分类号: | H02H7/12;H02H7/125;H02H1/00;G01R31/52;G01R3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出 整流管 短路 识别 保护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的输出整流管短路识别及保护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实际发波占空比与理论占空比差值大小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工作控制策略。当占空比差异较小的时候,采用多次连续计数的方式,防止系统存在误判,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本发明通过实际发波占空比与理论占空比差值的实时对比,快速判断出系统是否存在输出整流管短路,如果存在短路,快速封波,让系统工作在安全区域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离电源、电动汽车充电模块领域,尤其涉及输出整流管短路识别及保护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隔离电源是指通过变压器进行电压转换,变压器具有隔直通交功能,通常外加开关电路将直流电先转换为交流电(低频或者高频均可),再通过变压器隔离转换为交流电,通过后级的整流电流变换成直流电。隔离电源因为没有和大地连接,所以不会有触电危险,应用中较安全,具有以下优点:1、安全性高;2、抗干扰能力强;3、容易实现升降压转换及多路输出;4、输入电压范围较宽。其中后级整流电路种类众多,如全桥整流、全波整流、半波整流等等方式,这些整流方式依据不同的电压电流等级、不同的应用场景以及成本等多方面原因而适应不同的具体电路。
通常采用不控器件二极管进行整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存在二极管失效短路情况(原因是目前为了实现更低的反向恢复损耗,采用SIC二极管,SIC二极管耐电流及高温能力很强,短路通过大电流不能够烧断开),二极管短路之后,电路依旧能够工作,但是会导致电路电流增大,如果该电流没有达到过流保护点,则二极管短路处会持续发热,导致相应的PCB板铜皮流过很大的电流,从而烧毁PCB,在产品使用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因此这种整流器件短路失效需要被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在线实时检测整流二极管短路的方案,控制系统采集隔离电源转换装置的输入电源电压以及输出电压,输出电压通常是电源模块受外部指令控制,或者电源模块工作场景固定,输出电压固定不变。在大功率系统中通常有前级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因此DC-DC输入电源电压可调整,为了实现后级DC-DC的高效率,通常调整母线电压,让后级DC-DC工作在最大占空,当然也有单纯的直流输入直流输出隔离电源。
通过采集输入输出电压,就可以实时检测计算出电路发波占空比,依据不同的拓扑,发波占空比通常与变压器匝比、输入输出电压等参数相关,当这些参数已知确定的情况下,则对应的占空比可计算得出。当副边整流二极管存在短路的情况,则由于只有半周期传能,输出能量不够,则输出电压下跌,整个负反馈控制系统会加大发波占空比,因此此时的占空比与正常工况时的占空比完全不同,由此可以判定隔离电源模块工作不正常,系统可以关闭发波占空比,防止在不正常工作情况下由于整流二极管短路导致出现PCB板烧毁现象,防止故障事故扩大的同时可以确保损坏电源产品可维修。
本发明提出的输出整流管短路识别及保护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实际发波占空比与理论占空比差值大小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工作控制策略。当占空比差异较小的时候,采用多次连续计数的方式,防止系统存在误判,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本发明通过实际发波占空比与理论占空比差值的实时对比,快速判断出系统是否存在输出整流管短路,如果存在短路,快速封波,让系统工作在安全区域内;本发明适用于所有全桥和全波整流的隔离电源拓扑,通过软硬件结合方式,完全解决掉整流管短路带来分风险提升产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 是自识别输出整流管短路失效电路图;
图2 是自识别输出整流管短路失效及保护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让更多的工程技术工作者容易了解和应用本发明,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如何解决偏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9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