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套接字接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9764.2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0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歆;姚志强;任辉;任浩;樊陈;杨青;姜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齐书田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套接 接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高速套接字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服务端对IEC61850服务端模型数据进行压缩并进行数字签名,获得IEC61850服务端压缩模型;客户端主机调用套接字层Socket与服务端建立TCP连接后,服务端传递完整的IEC61850服务端压缩模型送给客户端主机;
S2、客户端主机收到IEC61850服务端压缩模型后进行解压,并进行数字签名验证;
S3、客户端主机按照解压后IEC61850服务端模型的大小,调用套接字适配层在RAM中分配相应大小的环形缓冲区;
S4、客户端主机下发订阅命令给服务端;服务端对订阅命令,按照所选择的通讯规约上传订阅数据至套接字适配层;套接字适配层对订阅数据进行数字签名认证,认证不通过则抛弃数据包并告警,认证通过后判断订阅数据属于哪个环形缓冲区,并将订阅数据更新到步骤S3建立的对应环形缓冲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套接字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递完整的IEC61850服务端压缩模型送给客户端主机的传递方式为取文件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套接字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通讯规约为GSP规约或MMS规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套接字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为智能变电站装置;所述客户端主机为站控层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套接字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为智能变电站间隔层自动化装置和保护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套接字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形缓冲区中的数据能够通过套接字适配层控制、访问、删除。
7.一种高速套接字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端,用于对IEC61850服务端模型数据进行压缩并进行数字签名,获得IEC61850服务端压缩模型;客户端主机调用套接字层Socket与服务端建立TCP连接后,服务端先传递完整的IEC61850服务端压缩模型送给客户端主机;
客户端主机,用于接收IEC61850服务端压缩模型并进行解压、签名验证;所述客户端主机包括套接字适配层;所述套接字适配层用于按照客户端主机解压后的IEC61850服务端模型大小在RAM中分配相应大小的环形缓冲区;
所述服务端,还用于响应客户端主机下发订阅命令,按照所选择的通讯规约将订阅数据上传至套接字适配层;套接字适配层对订阅数据进行数字签名认证,认证不通过则抛弃数据包并告警,认证通过后判断订阅数据属于哪个环形缓冲区,并将订阅数据更新到对应环形缓冲区。
8.一种高速套接字接收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97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