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培养瓶批量放瓶加载方法及加载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29549.2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1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姚鑫;裴文祥;李培培;谈凌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6;C12M1/34;C12M1/24;G06K7/1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批量 加载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培养瓶批量放瓶加载方法及加载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批量加载血培养瓶的请求信号;S2、依次接收待加载的血培养瓶的录入信息,直至所有待加载的血培养瓶的信息全部完成录入;S3、在血培养仪舱门打开的情况下,按照与步骤S2中录入信息相同的次序依次接收放瓶动作,并将每一次放瓶的孔位信息与对应次序的录入信息进行数据绑定,其中,孔位信息为在检测放瓶动作过程中获取的孔位编号;S4、在完成放瓶操作的情况下,将数据绑定的信息写入数据库,且舱门由打开转为关闭状态。本发明改变扫一个培养瓶信息再放置一个培养瓶的模式,采用将待放置的培养瓶信息全部输入完成,再一次性放置的方式进行血培养瓶的批量加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培养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培养瓶批量放瓶加载方法及加载系统。
背景技术
血培养是一种用于检验血液样品中有无细菌存在的微生物学检查手段。
现有的血培养仪,其血培养瓶的加载方式通常采用单瓶扫码/放瓶/确认并依次循环的方式,即:打开仪器舱门,使用条码扫描枪将血培养瓶瓶身上的培养瓶条码和样本条码扫描进培养仪系统中,并输入其他培养设置信息,信息输入完成后,将培养瓶放至培养仪的可用孔位中,并获得血培养仪的确认反馈,然后再按此流程进行下一个培养瓶的加载放入,直至所有待加载的血培养瓶均已放入,然后再关闭舱门,让血培养仪系统返回至培养检测状态。
当前,医院的血培养需求的不断增加,血培养仪的孔位数已经从60孔位升级至120孔位、240孔位,甚至更高孔位,医院检验科室每天都有大量的血培养瓶样本需要加载放入血培养仪系统中,而血培养瓶的加载放瓶方式一直保持着如上所述的传统方式,该方式会带来如下弊端:
(1)涉及到多个血培养瓶放置时,会导致舱门打开时间过长,进而导致孵育舱内部的培养温度以及孵育舱内原有血培养瓶的瓶体温度下降过多、过快,带来显著的温度冲击,以及外部可见光干扰和电磁干扰,大幅影响血培养瓶培养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造成更多假阳性、假阴性检测结果的出现;且待放入的血培养瓶数量越多,该负面影像越大。
(2)每个血培养瓶均需要扫码,然后放置到孔位中,并确认仪器系统反馈,整个过程操作繁琐、环节步骤多、耗时久,对工作强度极大的检验医师而言,极易出现误操作,例如:匿名瓶(未扫码即放瓶)的加载、待测培养瓶的遗漏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查询相关专利及文献,未发现国内有学者研究血培养瓶批量放瓶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培养瓶批量放瓶加载方法及加载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培养瓶批量放瓶加载方法,基于血培养瓶批量放瓶加载系统,所述系统执行以下步骤:
S1、接收批量加载血培养瓶的请求信号;
S2、依次接收待加载的血培养瓶的录入信息,直至所有待加载的血培养瓶的信息全部完成录入;
S3、在血培养仪舱门打开的情况下,按照与步骤S2中录入信息相同的次序依次接收放瓶动作,并将每一次放瓶的孔位信息与对应次序的录入信息进行数据绑定,其中,所述孔位信息为在检测放瓶动作过程中获取的孔位编号;
S4、在完成放瓶操作的情况下,将数据绑定的信息写入数据库,且舱门由打开状态转为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步骤S2中,
若接收到用于确认完成录入操作的确认信号,或者,
在最后一次录入操作后,预设的时间内无新的录入信息,或者,
接收到打开舱门的信号,
则确认所有待加载的血培养瓶的信息全部完成录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9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