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物流包裹分拣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8782.9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戴昊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昊霖 |
| 主分类号: | B07C3/00 | 分类号: | B07C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赵维达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物流 包裹 分拣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物流包裹分拣系统,包括,计划调度单元、实时优化控制单元、故障诊断单元、本地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计划调度单元与所述实时优化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故障诊断单元与所述计划调度单元连接,所述故障诊断单元与所述实时优化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故障诊断单元与所述执行单元连接,所述本地控制单元与所述执行单元连接;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物流包裹分拣系统的计划调度单元,物流企业可以在节约大量人力和设备资源的情况下按时完成订单任务,通过所述系统的故障诊断单元和实时优化控制单元,物流企业可以在设备故障和维护的状态下,既节省成本又能快速的按时完成订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分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物流包裹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需求模式的改变,物流作为了“第三利润源泉”,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而随着物流作业环境改变,对作业需求增强,传统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物流服务功能需要,以配送中心的拣选作业为例,在作业人员、作业对象、作业位置等都在不断动态变化的情况下,作业调度难度增大,拣选系统的作业灵活性不强,整体效益不佳,为了满足上述作业功能需要,需要引入新的作业模式,以增强系统的适应性。
目前,我国大多配送中心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运作,其中分拣作业占据大部分资源,所以分拣作业是配送中心重要活动之一。而且分拣作业不仅仅影响物流成本,还对客户要求配送时间、准确率等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使得分拣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规划变得越发重要。
虽然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分拣作业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分拣系统中人工作业的比例也较高,但是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现代分拣系统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
国内许多物流配送中心也开始结合自身特点、采用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和系统来提高分拣配送效率。例如:采用高层立体货架和拆零商品拣选货架相结合的仓储系统和前移式蓄电池叉车、电动搬运车、电动拣选车和托盘,实现装卸搬运作业机械化,同时拆零商品配货电子化;采用电子标签拣选系统,使用电子标签设备,大幅度提高了分拣作业速度、降低了拣货出错率;采用自动拣选技术等。
CN106997517A本公开内容公开一种物流配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四方物流在发货时,将与一个或多个包裹相对应的收货人地址,根据预存的地址库和预设的地址转换规则,转换为对应于收货人地址的地址标识;第四方物流将地址标识发送给一个或多个承运方,以用于一个或多个包裹的物流配送。本公开内容的物流配送方法,可以将收货人地址转换为对应于收货人地址的地址标识,快速标记地址,并且适用于国际物流配送,消除了语言隔阂,方便配送,不但有效提高物流配送效率,而且降低配送成本,在提高了配送效率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因为拆包而导致的包裹丢失等问题。本公开内容还公开了一种物流配送系统与第四方物流系统。
CN109013356A本发明公开一种物流分拣系统,属于物流分拣技术领域。所述物流分拣系统包括电动托盘、主线轨道、下料格口、电气控制柜;还包括智能相机和工控机,智能相机安装在横跨主线轨道上方的支架中,对电动托盘和电动托盘中的包裹拍照,判断包裹与电动托盘的下料边缘间的距离;工控机通过电气控制柜中的通讯单元与电动托盘无线连接,控制电动托盘,使电动托盘中的包裹往指定下料格口的方向运动。这样可以使电动托盘在沿主线轨道输送的同时,能够预先将包裹运动到指定下料格口方向一侧的托盘边缘,当电动托盘运动到指定下料格口时便于包裹快速下料,从而提高分拣效率,降低分拣差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昊霖,未经戴昊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8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