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中央空调自寻优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8254.3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2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大唐高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58;F24F110/12;F24F110/22;F24F110/30;F24F110/40;F24F130/20;F24F140/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段啸冉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计算 联网 中央空调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中央空调自寻优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统计模块、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和动态寻优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空调设备工作数据和历史环境数据,并根据设备工作数据和历史环境数据生成不同工况下的最优配给算法;实时数据采集模块用于从空调设备的各个数据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当前数据;动态寻优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数据匹配最优配给算法得到最优化的执行参数;通过设备工作数据和历史环境数据生成不同工况下的最优配给算法,根据空调设备的当前数据匹配最优配给算法得到最优化的执行参数,达到避免设计余量冗余在非设计极端工况下的无效运行,剔除人为因素,自动调整参数,实现远程控制、智能高效且适应多种工况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机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中央空调自寻优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建筑节能自控基本采用的是底层设备数据传送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再予以区分工况类别,根据工况类别情况去编辑适合工况条件下的底层设备节能策略,以此控制底层设备启停或输出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对于物联网平台控制来说以上设备信号或执行结果是直接传送至云控平台,云控平台对数据只是起到了开关量控制作用,这样的方式限制了对所采集数据的分析,无法实现物联网远程控制智能化,而且一些本专业设计人员将自动控制看成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因而放弃了对暖通空调系统本身参数设计合理性的追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中央空调自寻优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达到避免设计余量冗余在非设计极端工况下的无效运行,剔除人为因素,系统自动调整参数,实现远程控制、智能高效且适应多种工况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中央空调自寻优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统计模块、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和动态寻优模块;
所述数据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空调设备工作数据和历史环境数据,并根据设备工作数据和历史环境数据生成不同工况下的最优配给算法;
所述实时数据采集模块,用于从空调设备上的各个数据监测设备上实时采集当前数据;
所述动态寻优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数据匹配最优配给算法得到最优化的执行参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备工作数据和历史环境数据生成不同工况下的最优配给算法,再根据空调设备的当前数据匹配最优配给算法得到最优化的执行参数,实现自主寻优,达到柔性、节能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设备工作数据包括:供回水流速、流量、电流、电压、风压和风速等。
进一步地,所述历史环境数据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洁净度和理化效应等。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设备上的各个数据监测设备包括:能量计、流量计、压差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伏特表、空气品质传感器、计时器等。
进一步地,所述当前数据包括:环境条件数据和负荷数据,所述环境条件数据包括:室外温度、室外湿度、太阳辐照度和风速等;所述负荷数据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和大气压力数据等。
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中央空调自寻优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统计空调设备工作数据和历史环境数据,并根据设备工作数据和历史环境数据生成不同工况下的最优配给算法;
从空调设备上的各个数据监测设备上实时采集当前数据;
根据当前数据匹配最优配给算法得到最优化的执行参数下发至空调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大唐高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大唐高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8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