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线缆和充电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7960.6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1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沈志军;杜青林;张元星;张强;蒋林洳;李康;李涛永;李斌;刁晓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7/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 地址: | 10008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线缆 充电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线缆和充电设备。其中,该冷却线缆包括导体;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套设于所述导体的外侧壁,所述冷却管的内壁面和所述导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冷却通道;以及第一加强套,所述冷却管至少于其端部的管口处设有所述第一加强套。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增强冷却线缆的冷却管的抗碾压能力而降低冷却管发生损坏的可能,从而延长冷却线缆的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线缆和应用该冷却线缆的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冷却线缆的导体由于自身具有电阻,使得其在有电流通过时会产生发热现象。为了解决冷却线缆的温升问题,相关技术中的冷却线缆于导体的外侧套设有冷却管,以通过该冷却管内形成的冷却通道实现对导体的冷却。然而,由于冷却管的管口部位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损坏,导致降低了冷却线缆的使用年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线缆,旨在增强冷却线缆的冷却管的抗碾压能力而降低冷却管发生损坏的可能,延长冷却线缆的使用年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冷却线缆包括:
导体;
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套设于所述导体的外侧壁,所述冷却管的内壁面和所述导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冷却通道;以及
第一加强套,所述冷却管至少于其端部的管口处设有所述第一加强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套套设于所述冷却管之管口处的外侧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线缆还包括隔离套,所述隔离套套设于所述第一加强套的外侧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冷却管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冷却管套设于一个所述导体的外侧,一个所述冷却管的内壁面和与该冷却管对应的所述导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所述冷却通道;
每一个所述冷却管至少于其端部的管口处设有所述第一加强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线缆还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位于两个所述冷却管之间,并连通于两个所述冷却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线缆还包括第二加强套,所述输送管至少于其端部的管口处的外壁面套设有所述第二加强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套和/或所述第二加强套为钢丝网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体包括:
至少两个导线;和
束紧套,所述束紧套套设于至少两个所述导线的外侧壁,所述束紧套的外侧壁和所述冷却管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所述冷却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线缆还包括绝缘外被,所述绝缘外被内形成有容置腔;
所述导体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导体的端部穿过所述绝缘外被延伸至外界;
所述冷却管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冷却管于其形成有管口的端部穿过所述绝缘外被延伸至外界,延伸至外界的所述冷却管的端部设有所述第一加强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充电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冷却线缆,所述冷却线缆的导体电性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所述冷却线缆包括:
导体;
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套设于所述导体的外侧壁,所述冷却管的内壁面和所述导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冷却通道;以及
第一加强套,所述冷却管至少于其端部的管口处设有所述第一加强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7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