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明目清肝保健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7768.7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5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英朋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21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明目 保健茶 | ||
本发明属于保健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明目清肝保健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明目清肝保健茶,包括桑葚、明目草、女贞子、玉竹等药材,再加上一些滋肝补肾、清肝明目,口感清淡的中药,共同作用,对肝阴亏损,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对用眼过度造成眼睛发干发涩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明目清肝保健茶。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正确饮茶可预防及缓解疾病。随着人们对茶功效需求的提高,各种保健茶被研制出,保健茶是通过组合和添加各种物质而制成的功效千差万别的茶饮,其功效优于单一茶饮。
目前,随着电子类产品的层出不穷,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各类电子产品上,人们的眼睛长时间注视着各种电子显示屏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及放松,很容易造成眼部血液循环减慢,使得视线模糊,进而发展为近视甚至是高度近视,且这一趋势逐日年轻化。中医认为,近视属于“能近祛远症”的论述范畴,治病塬因为心阳衰弱,神光不得发,越于远处,或肝肾两虚、精血不足,以致神光衰弱,不能远望;高度近视常可诱发合并症,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等,严重还导致失明,因此,近视是一种慢性疾病,不能等闲视之。为了缓解近视人数日益增长的趋势,除了要做到合理利用眼睛外,还需借助外界的物质如保健茶对眼睛进行保健。
桑葚有改善皮肤(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桑葚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桑葚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桑葚对脾脏有增重作用,对溶血性反应有增强作用,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它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功效。桑椹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帮助排便等作用,适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及解除燥热。祖国医学认为,桑葚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
明目草为浙江神仙居原始森林的纯天然野生植物,据古书记载为食疗两用,其性凉味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藻胶素以及叶茎素等成分,具有抗DNA病毒、收复视神经、恢复视网膜、清肺强心、护肝强胃、增加免疫抗衰老及明目的作用,因而其不仅对调节各种类型眼科疾病、缓解眼部疲劳有一定功效,还具有促进肝胃排毒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明目清肝保健茶。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一种明目清肝保健茶,其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桑葚10-20份、明目草15-30份、玉竹14-19份、白苏梗3-7份、荷叶10-16份、金盏花6-10份、白芍蓝10-13份、茵陈7-13份、绿茶20-30份。
优选地,所述的明目清肝保健茶,其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其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桑葚12-18份、明目草20-27份、玉竹15-18份、白苏梗4-6份、荷叶10-13份、金盏花7-9份、白芍蓝10-12份、茵陈10-13份、绿茶22-28份。
2、一种明目清肝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桑葚冻干处理粉碎后,用乙酸乙酯浸泡30-40min,乙酸乙酯与桑葚的质量比为1-3∶1,过滤后取滤液,加入与滤液质量比1∶1的乙醇进行萃取,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回收有机溶剂,得到桑葚液;
b.将明目草、玉竹、白苏梗、金盏花、白芍蓝和茵陈干燥粉碎后,加入两倍重量的正己烷进行回流提取1-2h,抽滤取滤液,浓缩后制成浸膏;
c.将桑葚液和浸膏混合后真空干燥,粉碎,与荷叶和绿茶混合装袋即可。
进一步,在将明目清肝保健茶进行装袋前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处理。
进一步,所述的消毒处理,是用波长为240-260nm的紫外线照射40-5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英朋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英朋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7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