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7432.0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罕勇;张林;张晖;刘中锋;陈光耀;霍晓莹;鲍永国;李志刚;徐莉莎;左保驹;刘聪;周学龙;邵飞;孙新;高国胜;董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港汇盛码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18 | 分类号: | B66F9/18;B66F9/12;B66C1/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梦 |
地址: | 300463 天津市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亚洲路与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车 下舱抬吊 专用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包括一根吊梁、两个叉齿箱体和一根第一联接梁;两个叉齿箱体间隔且平行设置,且二者的前端均以叉齿箱体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吊梁的轴线方向的方式焊接固定在吊梁的底面上;叉齿箱体采用长度略小于叉齿长度且内部尺寸与叉齿尺寸相适应的方钢,且两个叉齿箱体的间隔距离与叉车上两个叉齿的间隔距离相适应,使叉车的两个叉齿能够分别插装在两个叉齿箱体内;联接梁平行且间隔于吊梁设置,其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两个叉齿箱体的后侧对侧侧壁上;在吊梁的底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吊耳;该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能够避免两台叉车操作不同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既保证了安全、质量和效率,又节省了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卸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型钢是港口装卸的常见货种,其种类繁多,包括角钢、槽钢、螺纹钢、轻轨、扁钢、圆钢等。目前,在型钢长度超过10m舱内暗舱(即舱口内舱口面积覆盖不到的部分,又称腰窝)内进行装卸工作多采用的装卸工艺为:先利用门机将货物放置在舱内合适位置,由两部叉车托起一组型钢,同步进行水平运输至码垛位置,同时抬升叉齿至适当高度,进车至适当位置,降低叉齿将型钢放在木格上,使每层货物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便于叉齿的进出,然后再倒车抽出叉齿,完成码垛作业。但是,该装卸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使用两部叉车进行作业,在机械配备上浪费了一部机械,同时增加了能源的消耗;2)使用两部叉车进行作业,对叉车司机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由于叉车司机的熟练程度存在差异,另外夜间作业中的视线不佳,因此很难保证装卸作业的安全、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目前10m以上钢材舱内暗舱在作业工程中存在的两台叉车同步工作存在能源消耗大、操作难度大导致作业存在安全隐患和效率问题的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
为此,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包括一根吊梁、两个叉齿箱体和一根第一联接梁;其中,两个叉齿箱体间隔且平行设置,且二者的前端均以叉齿箱体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吊梁的轴线方向的方式固定在吊梁的底面上;叉齿箱体采用长度略小于叉齿长度且内部尺寸与叉齿尺寸相适应的方钢,且两个叉齿箱体的间隔距离与叉车上两个叉齿的间隔距离相适应,使叉车的两个叉齿能够分别插装在两个叉齿箱体内;联接梁平行且间隔于吊梁设置,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叉齿箱体的后侧对侧侧壁上;在吊梁的底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吊耳。
进一步地,该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还包括第二联接梁,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叉齿箱体前端的对侧侧壁上且其顶面全部或局部固定在吊梁的底面上。
进一步地,在横梁的底面与位于邻侧的各叉齿箱体的侧壁之间还设置有三角形加强板。
进一步地,各吊耳的底端开设有用于钢丝绳穿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用于型钢舱内的暗舱作业中,其作业叉车可将叉齿插入其叉齿箱体,保证本吊具与叉齿间不会发生横向移动;
(2)该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能够实现使用钢丝绳加吊钩钩挂钢材包装部位起吊,或根据舱内实际作业情况采用吊带兜吊作业。避免了单车起吊较长货类时货物两端下垂幅度过大导致无法堆高的情况;
(3)该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配合叉车进行型钢舱内暗舱作业,只用一台叉车即可完成原先两台叉车的作业量,避免了由于两名叉车司机的操作不同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既保证了安全、质量和效率,又节省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叉车下舱抬吊专用工具的测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港汇盛码头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港汇盛码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7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