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井送排与单横通道组合的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27395.3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3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付孝康;孙永科;蒋锋;张子龙;张晓君;苏毅;孙鹏;张大强;曾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山西静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超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井 通道 组合 公路 隧道 通风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井送排与单横通道组合的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方法,其技术要点包括右线隧道、左线隧道、右线通风斜井和左线通风斜井,右线通风斜井与左线通风斜井对立设置;右线通风斜井包括右线斜井风机房、右线主风道、右线底部联络送风道、右线底部联络排风道和右线排烟道,右线主风道一端连通右线斜井风机房,另一端分别连通右线底部联络送风道、右线底部联络排风道和右线排烟道,右线底部联络送风道和右线底部联络排风道连通右线隧道,右线排烟道连通左线隧道,其左线通风斜井与其类同,右线上坡隧道仅需设置一座通风斜井,减少了一座竖/斜井,以及相关联络风道、风机房及通风机电设施,降低了竖/斜井及附属土建及机电工程投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井送排与单横通道组合的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世纪90年代,高速公路隧道在我国大量出现,其通风方式经历了由半横向式向纵向式演变的过程。1990年通过赴日考察及中外专家的咨询论证,国内首次将全射流纵向通风技术运用于成渝高速中梁山下坡隧道(3103m)中。随后谭峪沟隧道(3470m)、木鱼槽隧道(3610m)、北碚隧道(4025m)等都采用了纵向通风方式。近30年的运营表明,该通风方式十分成功,全射流通风隧道的长度也从3 000m扩展到5 000m左右。
随着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的大量修建,国内1997年在大溪岭—湖雾岭隧道(4116m)中展开了竖井送排组合通风方式研究,通过在隧道中部增设竖井实现对隧道进行分段送风、排风及排烟,有效拓展了高速公路隧道纵向通风的适用长度,相继在秦岭终南山隧道(18300m)、雪峰山隧道(6890m)、括苍山隧道(7869m)、羊角隧道(6800m)、西山隧道(13600m)、米仓山隧道(13800m)等隧道中采用。该通风方式成为了国内长度超过6000m的山岭高速公路隧道的主流通风方式。
在山岭高速公路隧道中,受纵坡的影响,往往上坡隧道风量过大,需设竖斜井,而下坡隧道风量过小,两隧道总风量平衡后不超过隧道内允许风速的限制。鉴于这种情况2009年,国内依托大别山隧道(4901m)提出了双洞互补通风方式。通过上坡隧道内的污染空气提前排入下坡隧道,下坡隧道向上坡隧道中补充新鲜风量的方法,平衡了上下坡隧道的通风负荷,取消上坡隧道的竖井,节约工程投资,减小运营能耗。在该隧道运用成功后,在九岭山隧道(5384m)、新屋基隧道(6015m)等隧道中应用。
在长度10km左右的高速公路大纵坡隧道中,当交通量大时,受运营通风风速、能耗和火灾排烟长度的影响,上坡隧道往往采用两座竖/斜井送排组合通风方式,其通风土建工程投资大,机电系统配置复杂,运营能耗高。在这些隧道中,采用竖/斜井送排与双洞互补组合的通风方式,减少了竖/斜井的数量,降低了土建工程投资,但由于采用了两条横通道通风互补的方式,其通风系统复杂,机电设备配置依然很大,能耗降低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井送排与单横通道组合的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方法,在长度10km左右高速公路大纵坡隧道中,既能减少竖/斜井和通风横通道的配置数量,也能简化通风系统,降低机电设备配置,大幅度节约运营能耗。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斜井送排与单横通道组合的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右线隧道、左线隧道、右线通风斜井和左线通风斜井,所述右线通风斜井安装于所述右线隧道,所述左线通风斜井安装于所述左线隧道,所述右线通风斜井与所述左线通风斜井对立设置;
所述右线通风斜井包括右线斜井风机房、右线主风道、右线底部联络送风道、右线底部联络排风道和右线排烟道,所述右线主风道一端连通所述右线斜井风机房,另一端分别连通所述右线底部联络送风道、右线底部联络排风道和右线排烟道,所述右线底部联络送风道和右线底部联络排风道连通右线隧道,所述右线排烟道连通左线隧道;
所述右线排烟道设有右线排烟风阀,所述右线底部联络排风道设有右线联络排风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山西静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中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山西静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7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