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载电子设备基座接触电阻和雷电流监测系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27215.1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冬;郑生全;陈亮;陶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R27/20 | 分类号: | G01R27/20;G01R19/25;G01R13/0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基座 接触 电阻 雷电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载电子设备基座接触电阻和雷电流监测系统、方法,包括接地电阻测量模块、雷电流传感器、雷电流波形记录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防浪涌电源模块;通过全自动在线采集、转换、存储、上传接地电阻和雷电流波形,实现了在雷击发生时为重要的船载电子设备如雷达、卫星通信设备等,测量和记录安装基座的接触电阻和电流波形的功能,不需要依靠人工定期检查,相比于人工检测,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维护成本,并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准确获取雷击发生时间和电流特征,为设备的防护设计提供依据。本发明的方法便捷,解决了现有接地电阻测量方式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电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载电子设备基座接触电阻和雷电流监测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在海上航行或锚泊在港口时,经常遭遇雷电,雷电流幅值可达数百kA。雷电可能击中布置在露天位置的船载设备,再经过设备外壳或专门配备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如安装有金属导流条的雷电防护罩,或寄生在设备外壳上的避雷针及引下线),流入金属安装基座,并最终经金属船体流入海洋,形成完整的放电回路。
为实现良好的导流效果,船载设备的金属外壳或直击雷防护装置必须与设备基座以较低的电阻连接在一起,通常在数毫欧到数十毫欧范围内为正常。有两个因素可能导致上述接触电阻增大:(1)海洋高盐高湿环境,引起基座接触面锈蚀;(2)船体摇摆和振动,引起基座松动。接触电阻过大,会导致雷电流通路电压降过高,存在局部电击穿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重要船载设备,如雷达、卫星通信等设备安装基座的接触电阻进行监测,确保维持在正常范围。传统监测方法是用毫欧表定期测量,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及时发现异常状态并采取纠正措施。
对于重要设备,除了需要监测基座接地电阻外,技术人员还希望在雷击发生后能追溯雷击发生时间和雷电流波形,为评估和改进设备防雷能力提供参考。目前,船用设备基本不具备雷电流波形监测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载电子设备基座接触电阻和雷电流监测系统、方法,用于测量和记录雷击发生时,船载电子设备安装基座的接触电阻和雷电流波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7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