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沙地或盐碱地利用先导草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127189.2 申请日: 2020-10-20
公开(公告)号: CN112219487A 公开(公告)日: 2021-01-15
发明(设计)人: 冯良山;杨宁;王平;马凤江;杨姝;李慧;张哲;冯晨;向午燕;赵凤艳;蔡倩;赵雪淞;孙翔龙;史胜南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B79/02 分类号: A01B79/02
代理公司: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代理人: 张换君
地址: 110161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风沙 盐碱地 利用 先导 进行 生态 修复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沙地或盐碱地利用先导草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所述修复方法以生态修复型油莎草品种为先导草,该先导草可以在风沙地和盐碱地得到很好生长,经过冬季油莎草死亡后,土壤中油莎豆春季会快速腐烂肥田。秋季或翌年春季刈割,留根茬15~30cm,然后在田间撒播或条播其他草种。由于油莎草种植后冬季地表有草覆盖,可减少土壤风蚀,保蓄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含水量,可极大提高新播种草种的成活率,达到快速生态修复的效果。同时,油莎草耐盐碱,地下油莎豆产量高,可以达到培肥地力,改良盐碱地土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沙地或盐碱地利用先导草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其中沙化土地面积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由于沙化地区干旱少雨、土壤瘠薄、风蚀严重等因素,沙化土地很难生长植物,通过传统的种草技术进行生态修复较为困难。盐碱地因为含盐量较高,天然生长的植物种类较少,导致盐碱地植被较差,生态环境较脆弱。我国盐碱地面积很大,类型复杂,全国各类盐碱土地总面积达9913万公顷,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100多个城市,其中盐渍化土壤为3690万公顷,残余盐渍化土壤为4490万公顷,潜在盐渍化土壤为1730万公顷,土壤表层含盐量超过0.6%时,大多数植物已不能生长。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超过1.0%时,只有一些特殊适应于盐土的植物才能生长。盐碱地改良治理和开发利用一直是我国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技术难题,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并影响了农业和农村发展。

我国风沙地和盐碱地面积较大,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直接种草成活率较低,生态修复较为困难。如何快速地对风沙地和盐碱地草原进行生态修复一直是一项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风沙地和盐碱地生态修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沙地或盐碱地利用先导草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本发明风沙地或盐碱地利用先导草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是以生态修复型油莎草品种为先导草,具有抗旱、抗风沙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在风沙地和盐碱土得到很好生长,冬季油莎草死亡后,土壤中油莎豆春季会快速腐烂肥田。秋季或春季对地上油莎草进行刈割,留根茬15~30cm,然后在田间撒播或条播其他草种。由于油莎草种植后冬季地表有草覆盖,可减少土壤风蚀,保蓄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含水量,可极大提高新播种其他草种的成活率,达到快速生态修复的效果。同时,生态修复型油莎草耐盐碱,地下油莎豆产量高,可以达到培肥地力,改良盐碱地土壤的效果。通过该种方法十分有利于对风沙地和盐碱地通过种草进行生态修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沙地或盐碱地利用先导草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以先导草进行生态修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先导草包括油莎草。本发明以生态修复型油莎草为先导草,利用油莎草地上植株防风、固土、保水,利用地下油莎豆快速腐烂培肥,改良土壤,提高新种植的草种在风沙地和盐碱地的成活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春季在风沙地或盐碱地播种油莎草,播种方式为条播,翌年春季或秋季对地上油莎草进行刈割,留根茬15~30cm,用于防风护土和保水,然后撒播或条播其他草种,冬季地下油莎豆不进行收获,用于培肥土壤。所述的生态修复型油莎草具有较强的抗旱、抗风沙和耐盐碱能力,春季在风沙地和盐碱地条播种植,冬季地下不进行收获,使用地下油莎豆进行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油莎草于5月中上旬播种,播种前浸种,行距30~50cm,株距12~15cm,播种时施三元复合肥10~20kg/亩。

本发明选育出辽油莎1号等生态修复型油莎草新品种,具有耐盐碱,地上生物量多,防风固沙能力强,地下生物量大,经过冬季后春季能够快速腐烂,培肥和改良土壤。针对该品种特点经过探索,以生态修复型油莎草为“先导草”,在此基础上种植其他草,由于土壤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能够极大提高成活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未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7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