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植物电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5913.8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4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锴;刘鹏;赵娇娇;袁悦;吕途;袁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算法 植物 电信号 分类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植物电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对植物电信号进行等时间间隔采样,构成一个离散信号序列,定义为D,长度为Len(D);
步骤2.将离散信号序列D,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分解,得到n个本征模态函数,将本征模态函数拼接成一个Len(D)×n的二维矩阵向量张量DS;将二维矩阵向量张量DS标注为正常信号;
步骤3.对环境胁迫下的植物,采取步骤1和步骤2同样的处理方法,并将得到的二维矩阵向量张量标注为受胁迫信号Ds′;将正常信号和受胁迫信号的二维张量共同构成样本数据集data;
步骤4.将样本数据集data分为训练集,测试集,验证集;
步骤5.将训练集导入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调整模型的超参数并对模型的能力进行初步评估,将验证集导入已经训练好的网络中去,用于调整超参数,监控模型是否发生过拟合,得到优化模型;
步骤6.使用优化模型对需要识别的新数据进行处理并分类,从而识别出当前植物的生命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植物电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植物电信号采集位置为植物叶片、茎部中的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植物电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分解,得到n个本征模态函数具体过程为:
找出离散信号序列中数据所有的极大值点,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拟合形成原离散信号序列的极大值的包络线e+(t),即上包络线;同理找出原离散信号序列中数据所有的极小值点,并拟合形成离散信号序列的极小值包络线e-(t),即下包络线;上下包络线的均值记为m1(t),则:
使用离散信号序列中数据分别减去上下包络线均值m1(t),得到一个去掉低频的新信号序列有:
判断是否存在正的局部极小值和负的局部最大值,若存在,则为一个中间状态函数,对重复上面的步骤;
经历k次“筛选”后,满足imf的两个条件,定义是这组信号的一阶imf分量;
则有:
从原始离散信号序列D(t)中减去c1(t)得到一个新的信号r1(t),有:
r1(t)=D(t)-c1(t)
把r1(t)当作一个新的“原始信号”,重复上面步骤,就可以得到imf2(t)的分量c2(t),同理可以得到第n阶分量cn(t),
原始离散信号序列D(t)的表达式为:
其中的imfi(t)为本征模态函数,rn(t)为分解的残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植物电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将data数据集分为训练集、测试集、验证集的比例为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植物电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将训练集和验证集传入深度学习网络中去,进行训练的迭代次数为1000-2000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植物电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深度学习网络为卷积神经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植物电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具体过程为:
需要识别的新数据为d,对d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一个二维向量矩阵,并记为data_I,形状为m×n,将它展开为一个[1,N]的向量x,其中N=m×n;根据优化模型参数计算连接权重和偏置,结合下面公式计算预测值:
y_pred=wTx+b
w表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weight,b表示神经元连接的偏置,y_pred为预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59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