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污染检测用具有调节功能的自动采样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5334.3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4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麦德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朱海波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污染 检测 用具 调节 功能 自动 采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污染检测用具有调节功能的自动采样器,包括底座和螺栓,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磁板,所述螺栓安装于立柱的上方,所述活动柱的上方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横梁的上方安装有滑杆,所述滑块的上方安装有定位端,所述横梁的下方固定有连杆,所述转轴的下方设置有管道,所述取样杯的下方固定有磁块,所述管道的左侧连接有衔接管,所述导流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柱的下方设置有垫圈,所述衔接管的内部安装有滤网,所述第二螺柱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螺柱。该自动采样器设置有活动柱,使得具备了调节高度的功能,并且设置有滤网,使得具备了过滤的功能,同时设置有定位端,使得具备了定位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采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污染检测用具有调节功能的自动采样器。
背景技术
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随着现代的人口增长的越来越多,我们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差,比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的数值是靠取样后进行检测的数值为准的。
现有的市面上的自动采样器不具备过滤功能,容易造成垃圾堵塞。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自动采样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境污染检测用具有调节功能的自动采样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污染检测用具有调节功能的自动采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市面上的自动采样器不具备过滤功能,容易造成垃圾堵塞的问题。为此本案设计一种环境污染检测用具有调节功能的自动采样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污染检测用具有调节功能的自动采样器,包括底座和螺栓,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磁板,且磁板的上方固定有立柱,所述螺栓安装于立柱的上方,且螺栓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上方设置有定位孔,且定位孔的上方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上方安装有滑杆,且滑杆的外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方安装有定位端,且定位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所述横梁的下方固定有连杆,且连杆的下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方设置有管道,且管道的下方固定有导流管,且导流管的下方安装有取样杯,所述取样杯的下方固定有磁块,所述管道的左侧连接有衔接管,所述导流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的下方设置有垫圈,所述衔接管的内部安装有滤网,且滤网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螺柱,且第二螺柱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横梁通过活动柱、定位孔与立柱之间的配合与磁板构成升降结构,且活动柱与立柱之前为螺纹连接,且定位孔之间关于活动柱的竖直中心线等距分布,而且定位孔与活动柱之间为内嵌连接,而且定位孔的外部尺寸与活动柱的内部尺寸相吻合,而且横梁与活动柱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优选的,所述定位端通过滑块与滑杆之间的配合与安装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关于滑杆之间呈包覆状结构,并且滑块的内部表面与滑杆的外部表面相互贴合,而且滑块与定位端之间为固定连接,而且滑块的外部尺寸与定位端的内部尺寸相吻合,而且安装板之间关于滑杆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管道和衔接管通过转轴与连杆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杆与转轴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取样杯通过第一螺柱与第一通孔之间的配合与导流管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取样杯与导流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衔接管通过第二螺柱与第二通孔之间的配合与管道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衔接管、滤网和第二螺柱之间为一体化构造,并且衔接管与管道之间为螺纹连接,而且衔接管关于滤网之间呈包覆状结构,而且衔接管与滤网之间为内嵌连接,而且衔接管的内部表面与滤网的外部表面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底座外部安装有底座防锈固定装置;
所述底座外部安装有底座防锈固定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麦德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麦德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5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