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钢筋冲击防护试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5104.7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5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陈敏;汤宇;刘德安;陈红;胡恒良;薛明智;陈志明;黄正凯;乔保卫;张松;李行利;游国平;张晓晓;林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军 |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E01D19/14;E01D10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赵银萍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斜拉桥 锚固 预应力 钢筋 冲击 防护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钢筋冲击防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装置(100)、混凝土模型(200)、张拉机构(300)、张拉台座(400)、高速摄像机(500)和采集仪(600),所述张拉台座(400)以半包围形式分布于混凝土模型(200)侧壁上,且张拉台座(400)上安装有多个张拉机构(300)和加载装置(100),所述加载装置(100)向混凝土模型(200)所在处延伸并从上至下抵接于混凝土模型(200)的上表面上,多个所述张拉机构(300)的延长线呈纵横分布并与混凝土模型(200)相连接,所述混凝土模型(200)的斜上方设置有高速摄像机(500),所述高速摄像机(500)、张拉机构(300)和加载装置(100)均电性连接有采集仪(600);
所述混凝土模型(200)包括预防护构造(210)和预应力钢筋(220),所述预防护构造(210)呈半包围状粘贴安装于混凝土模型(200)侧壁上,所述张拉机构(300)上连接有穿透其中部的预应力钢筋(220),所述预应力钢筋(220)向预防护构造(210)所在端延伸,且预应力钢筋(220)的端部位于预防护构造(210)的内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钢筋冲击防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护构造(210)由横向板块、斜向板块和纵向板块,斜向板块设置于横向板块和纵向板块之间,横向板块呈横向延伸,纵向板块呈纵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钢筋冲击防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220)包括第一预应力钢筋(221)、第二预应力钢筋(222)和第三预应力钢筋(223),第一预应力钢筋(221)呈横向分布,第二预应力钢筋(222)和第三预应力钢筋(223)呈纵向分布,第一预应力钢筋(221)的端部位于纵向板块上,第二预应力钢筋(222)的端部位于斜向板块,第三预应力钢筋(223)的端部位于横向板块上,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221)、第二预应力钢筋(222)和第三预应力钢筋(223)均包括精轧螺纹钢筋(224)、锚固端封锚(225)和张拉端封锚(226),精轧螺纹钢筋(224)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锚固端封锚(225)、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张拉端封锚(22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钢筋冲击防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机构(300)包括千斤顶撑脚(310)和张拉千斤顶(320),千斤顶撑脚(310)的外端接触连接有张拉千斤顶(320),千斤顶撑脚(310)包括端板(311)、支架(312)和通孔(313),两块端板(311)的四角之间对应连接有支架(312),且端板(311)的中部开设有内表面光滑的通孔(313),预应力钢筋(220)穿透通孔(313)并连接张拉千斤顶(320),所述张拉台座(400)包括面板(410)、立柱(420)和支脚(430),面板(410)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立柱(420),立柱(420)的下端连接有支脚(4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钢筋冲击防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100)包括安装架(110)、旋转接头(120)、伸缩气缸组件(130)、连接组件(140)、顶板(150)、加压气缸(160)和底板(170),安装架(1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张拉台座(400)上,且安装架(1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120),并通过旋转接头(120)旋转连接有伸缩气缸组件(130),伸缩气缸组件(130)通过连接组件(140)连接有顶板(150),顶板(15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加压气缸(160)连接有底板(17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钢筋冲击防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70)上开设有开口朝下且两端通透的的槽口(180),通过槽口(180)卡嵌连接有横梁(190),底板(170)和横梁(190)的中部均开设有沿纵向延伸的螺孔,底板(170)和横梁(190)之间通过螺栓锁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军,未经高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51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