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遇阻避让立柱和升降桌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4959.8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6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岑余杰;张东行;郑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B9/00 | 分类号: | A47B9/00;A47B9/20;G01L1/22;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 地址: | 31532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让 立柱 升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遇阻避让立柱和升降桌,属于升降立柱技术领域,包括伸缩套管、驱动电机、控制驱动电机的主控单元、在驱动电机驱动下带动伸缩套管伸缩的传动总成和设在伸缩套管上方的安装框架,安装框架上设有应变片,应变片与主控单元电连接,安装框架随立柱上升过程中遇阻时,主控单元根据应变片形变产生的电平变化信号发出制动和/或反转指令,本立柱中应变片设置在安装框架上,但与电机不接触,从而既能灵敏地感受到障碍物带来的压力,又减少了电机转动时振动导致的误报,灵敏度和准确率高,结构简单,便于装配,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立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遇阻避让立柱和升降桌。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家居、办公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如电动升降桌、电动升降床等,其升降主要靠电动升降立柱来实现,升降家具在升降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如果不及时停止,可能会破坏障碍物或家具自身结构,严重时还可能碰撞或挤压到人体,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在立柱上设置遇阻避让结构,使其具有遇到障碍物能停止或回退的功能非常重要,目前市场上有的升降立柱虽然也具有遇阻回退的功能,但有的性能并不完善,存在灵敏度和准确率低,从而发生误报的问题,或者结构复杂,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灵敏度和准确率高的遇阻避让立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遇阻避让立柱,包括伸缩套管、驱动电机、控制驱动电机的主控单元、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下带动所述伸缩套管伸缩的传动总成和设在所述伸缩套管上方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应变片,所述应变片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安装框架随立柱上升过程中遇阻时,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应变片形变产生的电平变化信号发出制动和/或反转指令。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在本方案中,在安装框架上设有应变片,安装框架上方安装桌面等,在立柱上升过程中,桌面遇到障碍物,轴向突然受力,对安装框架造成挤压,应变片安装在安装框架上,能够很灵敏的感受到此压力并相应的发生形变,其内阻变化,应变片与驱动电机的主控单元直接电连接,使主控单元能够迅速准确地接收到电平的变化并给驱动电机发出制动和/或反转指令,使电机停止转动和/或反向转动,从而使立柱停止在此位置不再继续上升或回退,防止造成物品破坏或人体伤害,本立柱中应变片设置在安装框架上,但与电机不接触,从而既能灵敏地感受到障碍物带来的压力,又减少了电机转动时振动导致的误报,提高了障碍物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
2、本方案中使用应变片作为遇阻检测件,灵敏度高,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直接安装在安装框架上即可,不用破坏立柱原有结构,降低更改成本,而且此遇阻检测结构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立柱上,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框架底面设有回弹垫片,所述应变片贴在所述回弹垫片上。
作为优选,不锈钢回弹垫片或锰钢回弹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应变片贴在所述回弹垫片上侧,所述应变片与所述安装框架之间设有绝缘垫。
作为优选,所述回弹垫片通过安装螺钉安装,所述安装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回弹垫片和所述绝缘垫后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套管上端固定设有定位板,所述回弹垫片和所述定位板之间设有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弹性件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弹性件包括橡胶垫片或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包括无刷减速电机,所述无刷减速电机和所述传动总成置于所述伸缩套管内并轴向连接,所述定位板和无刷减速电机在传动总成同侧设置,所述无刷减速电机随所述伸缩套管的伸缩同步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套管为方管套管或圆管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9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