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4844.9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车福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荣 |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59;A01K61/50;A23K50/80;A23K20/105;A23K10/12;A23K10/14;C02F3/34;C02F101/12;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李志海 |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饲养 复合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包括以下的原料:嗜冷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丁酸、抗应激剂、溶菌酶等。所述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添加到养殖水体中或者用于处理自来水后进行鱼类养殖,在用于处理自来水时,可快速处理自来水中的漂白粉、亚硝酸盐、氯气;在用于鱼类养殖时可增强鱼类的肠道功能,同时抑制藻类生长,迅速分解粪便、残饵、色素,解决了现有用于鱼类饲养的添加剂存在针对范围窄、针对性弱且易出现污染的问题;而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可增加鱼鳞片的亮度,使鱼颜色更艳丽,降低鱼的伤亡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认识到养殖水体对于水产养殖的重要性。其中,鱼类饲养是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包括经济鱼类的养殖以及观赏鱼类的饲养,这都对养殖水体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常,观赏鱼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品种不下数千种,大体可以分为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而金鱼、锦鲤等是常见的品种,对于养殖水体的要求较高。
目前,现有的用于鱼类饲养的养殖水体,大多是采用池塘、河流、湖泊等中的水,也可以是将自来水进行处理后进行鱼类饲养。而为了提高饲养质量,通常需要使用添加剂加入到养殖水体中,以此来可处理水中的漂白粉、亚硝酸盐、氯气等有害物质,同时抑制藻类生长,分解粪便、残饵等,进而降低鱼的伤亡率。但是,以上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用于鱼类饲养的添加剂,存在针对范围窄、针对性弱且容易出现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用于鱼类饲养的添加剂,存在针对范围窄、针对性弱且容易出现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包括以下的原料:改善剂、丁酸、抗应激剂、溶菌酶;其中,所述改善剂是嗜冷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比例称取嗜冷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丁酸、抗应激剂、溶菌酶进行依次置于密封环境中进行发酵,得到所述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针对范围广,针对性强,环保无污染,通过选用嗜冷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丁酸、抗应激剂、溶菌酶等作为原料,可以添加到养殖水体中或者用于处理自来水后进行鱼类养殖,在用于处理自来水时,可快速处理自来水中的漂白粉、亚硝酸盐、氯气;而在用于鱼类养殖时,可以增强鱼类的肠道功能,使鱼类快速的排便;同时,抑制藻类生长,迅速分解粪便、残饵、色素,解决了现有用于鱼类饲养的添加剂,存在针对范围窄、针对性弱且容易出现污染的问题;而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鱼类饲养用复合制剂可增加鱼鳞片的亮度,使鱼颜色更艳丽,降低鱼的伤亡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荣,未经于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