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个体身份识别的遗传标记组合以及专用引物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4833.0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明;张咏;张海涛;刘雅娜;宋海峰;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则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何叶喧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个体 身份 识别 遗传 标记 组合 以及 专用 引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个体身份识别的遗传标记组合以及专用引物组合。本发明首先保护一种遗传标记组合,由24种SNP组成,通过检测该组遗传标记可以进行人的个体身份识别,进一步本发明开发了用于检测该组遗传标记的引物组合和试剂盒。特异引物组A,由48种引物组成;所述48种引物依次如序列表的序列1至序列48所示。特异引物组B,由48种引物组成;所述48种引物是在特异引物组A的48条引物的5′末端增加样本标签得到的。本发明可用于人的个体身份识别,丰富了人身份确认的有效信息,并可用于人的亲缘鉴定、样本来源鉴定等,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个体身份识别的遗传标记组合以及专用引物组合,具体的,本发明的发现人筛选发现了一组遗传标记(SNP标记),通过检测该组遗传标记可以进行人的个体身份识别,进一步本发明开发了用于检测该组遗传标记的引物组合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每个人的细胞都有23对(46条)染色体,包含约30亿个核苷酸,由于精子和卵子在形成前都经过了同源染色体的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重新组合,所以,每一个精子和卵子都是唯一和独特的,可以说除同卵双胞胎外,没有任何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序列,这就是人的遗传多态性。利用人遗传多态性进行个体身份识别是现代医学最常用的技术手段。
目前,对于人的生物身份识别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采用STR(short tandom repeat,短串联重复)技术。STR序列在人群中是有多态性的,即不同的人同一个STR序列其重复单元的重复次数可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STR,不同的人其STR的长度可能是不同的。利用国际标准的13个核心STR位点进行DNA检测,综合这些位点信息,个人的个体识别率已超过千亿分之一,即1000亿人之中不会有两个个体的STR型发生重复,完全可以进行一个人的同一性认定。但是,作为第二代遗传标记,STR在个体身份识别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短板,STR在进行PCR扩增之后,还要进行电泳测定其长短,存在对于样本以及检测仪器的要求高、技术复杂、耗时长、结果判读难度大、通量低、不易于自动化等局限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目前,SNP技术已经在动植物品种鉴定、基因定位、连锁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SNP的合适的组合,也完全可以实现对个体的身份识别。与第二代遗传标记STR技术相比,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的SNP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在人类基因组中,SNP的数量大,平均每300个碱基对中就有1个,估计其总数可达300万个甚至更多。其次,SNP是一种二态标记,作为一个SNP位点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组合。另外,与STR等重复序列类的遗传标记相比,SNP还具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最为重要的是,SNP的检测可以通过测序直接进行确认,且极易进行计算机自动化处理。SNP的检测对样本的要求低,由于SNP仅涉及单碱基的变化,一般扩增100bp的长度即可进行检测,所以,对于一些严重降解的DNA样本,通过STR技术可能难以实现身份识别,而通过SNP检测则可以很容易地完成身份识别。因此,在个体身份识别方面,需要一种基于SNP的个体身份识别新技术,以满足对不同样本的身份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个体身份识别的遗传标记组合以及专用引物组合,具体的,本发明的发现人筛选发现了一组遗传标记(SNP标记),通过检测该组遗传标记可以进行人的个体身份识别,进一步本发明开发了用于检测该组遗传标记的引物组合和试剂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则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则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