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4548.9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1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静;刘媛;王金娥;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第一元素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C23C14/08;C23C14/18;C23C14/3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磁 屏蔽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屏蔽材料技术领域。该电磁屏蔽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碳纳米管气凝胶膜、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第一屏蔽层为纳米银,第二屏蔽层为钴、镍或四氧化三铁。本发明将碳纳米管制成膜结构气凝胶,以气凝胶为骨架,在碳纳米管表面镀屏蔽材料,制得高性能电磁屏蔽卷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高性能屏蔽材料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磁屏蔽材料通常以刚性固体、橡胶或其他高分子材料为基体,以金属、金属氧化物、碳为填料,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共混后制备电磁屏蔽材料。质量重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为填料会带来成品质量重、电磁波二次干扰等缺点,且单一体系的填料也会造成电磁屏蔽吸收频带窄。
目前为解决电磁屏蔽吸收频带窄、电磁屏蔽效能差等问题,广大科研工作者提出利用多种体系共混的方法,例如,申请号为201911263739.0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将木质素、环氧丙烯酸酯、碳纳米管与纳米四氧化三铁进行复合,制备新型电磁屏蔽材料,解决电磁屏蔽频率窄、电磁屏蔽效果差的问题。申请号为202010339384.5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在基体树脂中加入镀金属碳纤维、合金粉末、镀银碳纳米管,通过挤出造粒制备电磁屏蔽复合材料,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屏蔽效果差、拉伸强度低等问题。
但是,现有屏蔽材料中基材普遍采用低导电性或者是绝缘性物质,严重降低了材料的屏蔽效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由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碳纳米管制成膜结构气凝胶,以气凝胶为骨架,在碳纳米管表面镀屏蔽材料,制得高性能电磁屏蔽卷材。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屏蔽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碳纳米管气凝胶膜、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第一屏蔽层为纳米银,第二屏蔽层为钴、镍或四氧化三铁。
优选地,碳纳米管气凝胶膜的厚度为80-1600μm,密度0.01-0.3g/cm3。
优选地,第一屏蔽层厚度为10-50nm。
优选地,第二屏蔽层材料与碳纳米管重量比例为2-20:1。
本发明涉及上述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一定重量比例将碳纳米管、分散剂和水加入真空混料机中,搅拌制得碳纳米管水基凝胶液;
S2,在传送基材表面涂覆一层碳纳米管水基凝胶液,碳纳米管水基凝胶液随传送基材传送至液氮冷冻干燥室,在传送基材表面形成碳纳米管气凝胶前驱体;
S3,碳纳米管气凝胶前驱体随传送基材传送至碳化炉中,烧结碳化,得到碳纳米管气凝胶膜;
S4,将碳纳米管气凝胶膜导入真空溅射设备中,先后沉积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最后连续收卷得到电磁屏蔽材料卷材;在进入真空溅射设备前,将碳纳米管气凝胶膜与传送基材剥离。
优选地,碳纳米管、分散剂与水的重量比例为1:1-10:10-200,分散剂为PVA和/或PVP。
优选地,碳纳米管直径10~200nm,长度5~20μm。
步骤S2中,涂覆的厚度为100-2000μm。
优选地,碳化炉温度为100-800℃,连续氮气保护。
优选地,传送基材采用金属薄片材,典型的如铝箔、铜箔,根据工艺需要进行选择,传送基材的传送速率为0.1-1m/min。
优选地,在液氮冷冻干燥室内行走时间为1-2h,在碳化炉中行走时间为1-4h。
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第一元素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第一元素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5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生产中所用的灌溉系统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鲜鱼月饼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