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用于其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4390.5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姜宣宇;崔善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赵嫦;康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装置 用于 金属 化合物 | ||
本公开涉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用于其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发射层中包括由下面式1或式2表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以实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长使用寿命。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0月2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130478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由此并入。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在本文中涉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在其中使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背景技术
作为图像显示器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开发正在积极地进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为自发光显示器,其中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在发射层中复合,因此从发光材料(其为发射层中含有的有机化合物)发射光。
例如,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包括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的空穴传输层、在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射层、在发射层上的电子传输层和在电子传输层上的第二电极)被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从第一电极注入空穴,并且所注入的空穴通过空穴传输层移动,并且注入到发射层中。同时,从第二电极注入电子,并且所注入的电子通过电子传输层移动并且注入到发射层中。注入到发射层中的空穴和电子复合以在发射层中形成激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用当激子返回至基态时产生的光来发射光。
在将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应用于显示器时,需要(或期望)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长寿命(寿命期限),并且不断需要用于能够稳定(或适当)地取得这些特性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在本文中涉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在其中使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的空穴传输区、在空穴传输区上的发射层、在发射层上的电子传输区和在电子传输区上的第二电极。发射层包括含有金属原子和与金属原子连接的配体的有机金属化合物。配体包括至少一个直接连接至金属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硼吖嗪基。配体可包括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30个用于形成环的碳原子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至30个用于形成环的碳原子的杂芳基中的至少一个。
金属原子可为铂(Pt)原子、铱(Ir)原子、钯(Pd)原子或锇(Os)原子。
金属原子可为铂原子,并且配体可为四齿配体。金属原子可为铱原子,并且配体可包括两个三齿配体或一个六齿配体。
芳基可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衍生物,并且杂芳基可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碳烯衍生物。
发射层可经磷光发光而发射具有约420nm至约470nm的中心波长的光。
发射层可包括主体和掺杂剂。掺杂剂可包括有机金属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T1能级和3MC能级之间的差(△(T1-3MC))可为约0.3eV或更大。
有机金属化合物可由下面式1或式2表示:
式1
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3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