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复合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3541.5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0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航;杨涌波;孔晓伟;林显云;孙徽;贾帮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世华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83/08 | 分类号: | C08L83/08;C08K13/04;C08K3/32;C08K5/523;C08K5/098;C08K7/26;C08K5/12;C08K3/22;C08K3/38;C08L83/04;C08L27/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龙海丽 |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复合 增塑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复合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由醇、酸、催化剂、碱水及耐高温阻燃组分经过酯化、精制、压滤、分子蒸馏制得,其中耐高温阻燃组分占醇、酸总重量的6%-10%;
所述耐高温阻燃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磷酸钙12-15份、二苯磷酸酯10-16份、硬脂酸镁2-6份、氨基硅油3-6份、气相法白炭黑8-16份、三氧化二锑0.3-0.9份、硼酸锌2.5-2.7份、偶联剂1.2-1.8份、润滑剂0.2-0.6份、流平剂0.6-0.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复合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阻燃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磷酸钙13.5份、二苯磷酸酯13份、硬脂酸镁4份、氨基硅油4.5份、气相法白炭黑12份、三氧化二锑0.6份、硼酸锌2.6份、偶联剂1.6份、润滑剂0.4份、流平剂0.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复合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偶联剂、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偶联剂、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复合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类、乙烯蜡或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复合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异佛尔酮、二丙酮醇、氟改性丙烯酸、磷酸酯改性丙烯酸、丙烯酸、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烷基硅氧烷、有机改性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复合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为正壬醇或多重支化壬醇一种或者二者的混合物;所述的酸为对苯二甲酸;所述催化剂为钛酸异丙酯、钛酸正丁酯和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耐高温复合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1)酯化:按配比将计量好的醇打入反应釜,反应釜温度低于80℃后按配比加入酸,然后再按配比加入催化剂,当料温升至220-225℃时,开始负压反应,当酸值<0.1mgKOH/g,进行闪蒸脱醇,脱至釜内醇气泡较少时,釜内泛黑时,闪蒸结束;
(2)精制:闪蒸结束后,开启冷却水系统对物料进行冷却,冷却至100-110℃时,按配比加入碱水进行中和,中和时间10-25分钟,反应釜温度升至220-225℃时,开始汽提,而后料温自220-225℃降至210-215℃后,保持210-215℃汽提2.5-3h,并保温半小时后冷却,并按配比加入耐高温阻燃组分进行精制搅拌;
(3)压滤精制:调节过滤泵旁路阀使过滤机内压力保持在0.3~0.5Mpa,待压滤料没有且过滤机内压力下降时,结束压滤;
(4)蒸馏:打开分子蒸馏设备的真空系统,运行真空泵,使得分子蒸馏设备系统的真空度达到100pa以内,打开导热油循环泵,使分子蒸馏设备系统的物料进口温度保持在218±5℃,打开成品罐的底部阀门以及分子蒸馏设备系统的进样阀门,保持进样频率20±5HZ,进样流量0.6m3-1m3,开启分子蒸馏设备的分离减速机,保持搅拌频率为45±5HZ,产品在分子蒸馏设备中自动分离提纯轻重组分,收集重组分成品,转入成品罐储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复合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阻燃组分的制备方法为:
(1)将聚磷酸钙、二苯磷酸酯、硬脂酸镁、气相法白炭黑、二氧化二锑、硼酸锌依次加入到研磨机中进行研磨,过300目筛后取出备用;
(2)将研磨好的聚磷酸钙、二苯磷酸酯、硬脂酸镁、气相法白炭黑、二氧化二锑、硼酸锌加入到搅拌反应釜中,升温至100-120℃,持续搅拌20min,再向搅拌反应釜中加入氨基硅油、偶联剂和润滑剂,继续搅拌15min,再加入流平剂,搅拌5min,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世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世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35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小样本学习的图像特征提取装置
- 下一篇:顶棚及侧帘布半挂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