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载光纤激光假目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2160.5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5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宗思光;吉强;曹静;梁善永;杨剑波;王羽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H11/00 | 分类号: | F41H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3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机载 光纤 激光 目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载光纤激光假目标及其使用方法,该激光假目标包括激光干扰设备、光缆接口、激光光缆、精密数控收放线系统、光纤出口准直器和无人机,光纤出口准直器挂载于无人机;无人机用于在激光告警器发出告警信息后,携带光纤出口准直器及与光纤出口准直器连接的激光光缆升空,精密数控收放线系统用于根据无人机的飞行动作对激光光缆进行收放操作,激光干扰设备用于根据激光威胁信号原码信息输出激光干扰信号,在无人机升空后将激光干扰信号通过激光光缆传输到光纤出口准直器。本发明通过将假激光源信号升空的方式弥补了传统漫反射板假目标使用前需要提前布设,使用中不便移动、灵活性差,以及布设时对周围环境地形有要求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对抗领域,具体是一种无人机载光纤激光假目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假目标干扰是指产生与真目标相似的信号,欺骗敌方探测、跟踪和武器控制系统的电子干扰。按干扰对象一般分为雷达假目标干扰、红外假目标干扰、激光假目标干扰和水声假目标干扰,按产生方法,分为有源假目标干扰和无源假目标干扰。有源假目标干扰是用干扰机发射或转发假目标信号,使敌方电子信息设备受骗上当;无源假目标干扰是投放无源干扰器材或者携带干扰器材的导弹、火箭、无人机、小船、浮标等形成的。
在激光对抗中,现有的激光假目标为漫发射板,存在使用时需要提前布设,使用中不便移动、灵活性差,以及布设时对周围环境地形有要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载光纤激光假目标及其使用方法,可解决传统激光假目标即漫反射板的短板问题,不需要提前布设,使用中可操控性强,使用灵活、对使用环境要求低。
一种无人机载光纤激光假目标,包括激光干扰设备、光缆接口、激光光缆、精密数控收放线系统、光纤出口准直器和无人机,光纤出口准直器挂载于无人机,激光干扰设备的输出端设置光缆接口,光缆接口通过激光光缆与光纤出口准直器连接;所述激光干扰设备用于接收激光告警器识别出的敌指示激光的激光威胁信号原码信息,所述无人机用于在激光告警器发出告警信息后,携带光纤出口准直器及与光纤出口准直器连接的激光光缆升空,所述精密数控收放线系统用于根据无人机的飞行动作对激光光缆进行收放操作,所述激光干扰设备用于根据激光威胁信号原码信息输出激光干扰信号,在无人机升空后将所述激光干扰信号通过激光光缆传输到所述光纤出口准直器。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干扰设备包括激光信息处理器、与激光信息处理器连接的激光干扰机所述激光信息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到激光告警器传送的激光威胁原码信息后,对激光威胁原码信息进行解码分析,复制或转发与其相同或相关的干扰信号,采用超前同步转发的输出方式,控制激光干扰机产生激光干扰信号;或者在无法对激光威胁原码信息解码时,控制激光干扰机输出高重复频率的压制式激光干扰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精密数控收放线系统包括变频器、系统控制器、电动机、轴连器、测速传感器、轴承、收线轮、高速排线装置、电磁制动器、制动器控制装置,系统控制器、测速传感器、制动器控制装置与系统控制器连接,测速传感器用于监测电动机的转速并反馈至系统控制器,电动机的控制端与变频器连接,电动机的转轴通过轴连器、轴承与收线轮的一端驱动连接,收线轮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电磁制动器连接;高速排线装置用于将激光光缆在光缆线管上排线使之整齐。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控制器用于计算测速传感器实时监测转速与预设转速的误差后控制变频器对电动机的转速进行调控,以实现电动机转速达到预设转速。
进一步的,所述精密数控收放线系统中高速排线装置对激光光缆采取疏密相间的排线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光纤出口准直器内部装有可调节与激光发出点之间距离的平凸透镜,用于对出射激光进行准直或改变出射激光的发散角。
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为多旋翼无人机。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光缆用于传输激光干扰设备发出的激光干扰信号,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纤、增强纤维层、内护层和外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21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器制造老化箱的自动散热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锁紧防松脱螺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