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端碰撞载荷传递的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21184.9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2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涛;杨佳璘;张向磊;王凯;李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F30/15;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端 碰撞 载荷 传递 评价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车辆前端碰撞载荷传递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车辆前端碰撞后,获取前端蜂窝铝的三维形变信息;所述蜂窝铝上划分有至少两个评价区域;
将所述蜂窝铝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上部评价区域、中部评价区域和下部评价区域;其中,下部评价区域高度覆盖辅助吸能结构的作用范围,中部评价区域覆盖主吸能结构的作用范围;上部评价区域覆盖高纵梁结构的作用范围;
根据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的三维形变信息,评价各评价区域内碰撞载荷沿蜂窝铝的高度方向、深度方向和横向的传递性能;三维形变信息包括多行多列蜂窝铝点云的变形深度信息;
其中,根据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的三维形变信息评价各评价区域内碰撞载荷沿蜂窝铝的横向的传递性能,包括:根据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多行多列蜂窝铝点云的变形深度信息,统计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各列点云的平均变形深度;对所述各评价区域内各列点云的平均变形深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对应各平均变形深度的拟合深度;计算各评价区域内各点云的变形深度信息相对于所在列拟合深度的差值;计算各评价区域内多个所述差值的标准偏差值,得到各评价区域内碰撞载荷沿蜂窝铝的横向的传递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车辆前端碰撞后,获取前端蜂窝铝的三维形变信息,包括:
在车辆前端碰撞后,对前端蜂窝铝进行三维扫描,得到三维表面;
对所述三维表面的边缘进行裁剪;
获取裁剪后的三维表面的三维形变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的三维形变信息,评价各评价区域内碰撞载荷沿蜂窝铝的高度方向、深度方向和横向的传递性能,包括:
根据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的三维形变信息,计算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的平均变形深度和平均变形高度,分别得到各评价区域内碰撞载荷沿蜂窝铝的深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传递性能。
4.一种车辆前端碰撞载荷传递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车辆前端碰撞后,获取前端蜂窝铝的三维形变信息;所述蜂窝铝上划分有至少两个评价区域;将所述蜂窝铝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上部评价区域、中部评价区域和下部评价区域;其中,下部评价区域高度覆盖辅助吸能结构的作用范围,中部评价区域覆盖主吸能结构的作用范围;上部评价区域覆盖高纵梁结构的作用范围;
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蜂窝铝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上部评价区域、中部评价区域和下部评价区域;其中,下部评价区域高度覆盖辅助吸能结构的作用范围,中部评价区域覆盖主吸能结构的作用范围;上部评价区域覆盖高纵梁结构的作用范围;
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的三维形变信息,评价各评价区域内碰撞载荷沿蜂窝铝的高度方向、深度方向和横向的传递性能;三维形变信息包括多行多列蜂窝铝点云的变形深度信息;
其中,根据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的三维形变信息评价各评价区域内碰撞载荷沿蜂窝铝的横向的传递性能,包括:根据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多行多列蜂窝铝点云的变形深度信息,统计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各列点云的平均变形深度;对所述各评价区域内各列点云的平均变形深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对应各平均变形深度的拟合深度;计算各评价区域内各点云的变形深度信息相对于所在列拟合深度的差值;计算各评价区域内多个所述差值的标准偏差值,得到各评价区域内碰撞载荷沿蜂窝铝的横向的传递性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的三维形变信息,计算所述蜂窝铝各评价区域内的平均变形深度和平均变形高度,分别得到各评价区域内碰撞载荷沿蜂窝铝的深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传递性能。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车辆前端碰撞载荷传递的评价方法。
7.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车辆前端碰撞载荷传递的评价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1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