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用躲藏式AT尖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1047.5 | 申请日: | 2020-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胡军;孙木亮;彭浩;张开宏;樊嘉谦;邓武;张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7/02 | 分类号: | E01B7/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 |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躲藏 at 尖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用躲藏式AT尖轨。它采用高品质钢材整铸形成尖轨整体结构,尖轨整体结构由引导段、连接段和受力段构成,其中引导段的上方设置有引导段尖轨轨尖,引导段的中间设置有尖轨轨腰,引导段的下方设置有轨底板;连接段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段轨头,连接段的中间设置有尖轨轨腰,连接段的下方设置有轨底板;受力段的上方设置有受力段轨头,受力段的中间设置有尖轨轨腰,受力段中还包括一个变形区域。该AT尖轨采用整铸结构,较之普通组合式结构尖轨使用寿命提高3‑4倍,有效的节约设备更换成本和保养成本,此外车轮从尖轨平缓过渡到基轨上,振动现象减轻,减振降噪效果明显,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铁路道岔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冶金企业铁路用躲藏式AT尖轨。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查询系统中搜索发现,在道岔技术领域的专利中,现有的尖轨制造均为组合式结构,整铸结构的尖轨技术迄今为止尚未公开。尖轨是道岔中的重要组成部件,目前我国大部分采用矮型特种断面尖轨(简称AT尖轨)制造。现有的P43-7#尖轨(采用普通43Kg/m钢轨刨切加钢板组装而成)轨尖属于贴尖式结构,尖端刨切后工作厚度约1-2mm左右,车轮通过时,尖端易与轮子发生碰撞,尖轨尖端容易发生掉块、轧伤等问题;尖轨轨腰位置需要使用钻孔机钻20个孔径20mm补强板螺栓孔及连接杆螺栓孔,使得钢轨初始强度遭到破坏,使用寿命降低;另外尖轨底部因需要和基轨轨底上表面贴合,需要刨切约20mm左右的爬坡,列车从尖轨上过渡到与尖轨连接的基轨上时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晃动,影响列车的乘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P43-7#尖轨轨尖易掉块、轧伤,尖轨使用寿命较短,以及尖轨到基轨过渡段产生的晃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铁路用P43-7#躲藏式AT尖轨。该尖轨为整铸结构,尖轨尖端刨切,形成可躲藏至工作轨面以下的结构,有效避免过多地与车轮碰撞;尖轨轨腰只设定三组连接孔及一组接头孔,避免过多钻孔带来的结构性强度降低。另外,该尖轨底部还包括一个前宽后窄、前高后低的变形区域,使列车能够从尖轨上平缓过渡到基轨上,增强尖轨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铁路用躲藏式AT尖轨,采用高品质钢材整铸形成尖轨整体结构,尖轨整体结构由引导段、连接段和受力段构成,其中引导段的上方设置有引导段尖轨轨尖,引导段的中间设置有尖轨轨腰,且尖轨轨腰的内部设置有引导段连接孔,引导段的下方设置有轨底板;连接段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段轨头,连接段的中间设置有尖轨轨腰,且尖轨轨腰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段连接孔,连接段的下方设置有轨底板;受力段的上方设置有受力段轨头,受力段的中间设置有尖轨轨腰,且尖轨轨腰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受力段连接孔和接头孔,且接头孔位于受力段的尾端,受力段的下方设置有轨底板;受力段中还包括一个变形区域。
进一步地,引导段尖轨轨尖的尖端刨切至工作轨面以下位置,引导段尖轨轨尖的顶面全部猝火。
进一步地,引导段连接孔与转辙机杆相连。
进一步地,连接段连接孔与工务一杆相连。
进一步地,受力段连接孔与工务二杆相连。
进一步地,接头孔与基轨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轨底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倒弧,且倒弧位于引导段前端与变形区域尾端之间。
进一步地,轨底板在变形区域处,从前端至尾端逐渐由宽变窄,轨底板在所述变形区域处,从前端至尾端逐渐由高变低。
进一步地,变形区域位于受力段尾端的1/4-1/5处。
进一步地,引导段的长度占尖轨整体结构总长度的10-15%,连接段的长度占尖轨整体结构总长度的25-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