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滤器吹扫试验环路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0532.0 | 申请日: | 2020-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炜葆;胡建生;杨雷;傅鹏;朱黎黎;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张乾桢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器 试验 环路 数据 采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偏滤器吹扫试验环路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偏滤器吹扫试验平台EDBP,EDPB包括供水支路、供气支路、气水混合回路;具体包括如下部件:
供气支路依次设有第一闸阀GV1(1)、第一罗茨风机(2)、第二闸阀GV2(3),以及并联的第三闸阀GV3(4)、第二罗茨风机(5)、第四闸阀GV4(6),第二闸阀GV2(3)、第四闸阀GV4(6)汇合到流量计(7),再连接到第一球阀(8),通过第一三通T1(9)连接有第二球阀BAV2(10)和第一压力变送器PT-1(11);第一三通T1(9)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通T2(12)、第三三通T3(14),第三三通T3(14)处,分为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通过第三球阀BAV3(15)、第四三通(16)、第五三通(19)向有机玻璃组件供气;其中另一个支路通过第六球阀BAV6(29)、第七球阀BAV7(30)、第九三通T9(31)、第十三通T10(32)第十一三通T9(33)向不锈钢组件供气;
在第四三通(16)还通过第四球阀BAV4(17)连接有第二压力变送器(18);第十三通T10通过第九球阀(39)连接有第三压力变送器(50);
有机玻璃组件不锈钢组件有机玻璃组件下方设有第一称重变送器,用于计量水的重量;有机玻璃组件两端连接有第一压差变送器(22);不锈钢组件两端连接有第二压差变送器(42);
所述供水支路依次设有供水箱(44)、水泵(45)、第十四三通T14(46)在第十四三通T14(46)处,分别通过第十三球阀(47)球阀向有机玻璃组件供水,通过第八球阀BAV8(38)向不锈钢组件进行供水,有机玻璃组件通过第十四球阀BAV14(48)回水至回水箱,不锈钢组件通过第十三三通T13(35)和第十一球阀BAV11(43)回水至回水箱;
气水混合回路包括:连接到有机玻璃组件后面的第六三通T6(23)、第五球阀BAV5(24);连接到不锈钢组件后面的第十二三通T12(34)、第十三三通T13(35)、第十二球阀BAV12(36)、第十五球阀BVA15(37)依次设有球阀、三通、排水箱、第二称重变送器;有机玻璃组件和不锈钢组件的混合的气水都通过第七三通T7(25)排至排水箱(28),第二称重变送器(27)计量排出的水的重量;
所述有机玻璃组件和供气管路、供水管路都通过PVC软管连接,PVC软管用于消除气液流动时产生的振动,对有机玻璃起保护的作用;
EDBP环路中增加了旁通支路,旁通支路两端分别在供气支路第二三通T2(12)和气水混合回路第八三通T8(26),旁通支路包括第十六球阀BAV16(13);关闭第六球阀BAV6(29)、第三球阀BAV3(15)、第五球阀BAV5(24)、第十五球阀BAV15(37),打开第十六球阀BAV16(13),气体即不经过有机玻璃组件和不锈钢组件,气体直接排至大气,实现旁通保护作用。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滤器吹扫试验环路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吹扫试验数据采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进行有机玻璃组件吹扫试验、不锈钢组件吹扫试验;所述不锈钢组件吹扫试验还包括Z型与U型并联结构对吹扫特性试验、以及并联支路数目对吹扫特性的影响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05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