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0467.1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9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兵;刘胜强;胡盛平;黄志良;郝雪斌;刘正旺;斯尚驰;付小畅;蒋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C02F11/121;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姚家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废弃 泥浆 无害化 处理 工艺 | ||
1.一种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包括:
S100:将多个U形固液分离管(2)首尾相连形成一个连续多段式的固液分离单元,相连两U形固液分离管(2)之间设置固液分离筛(7);
S200:通过一泥浆泵(1)将需要处理的废弃泥浆送入第一个U形固液分离管(2)中,然后关闭U形固液分离管(2)的进液口的液压阀(12);
S300:向第一个U形固液分离管(2)进液端的管口注入气压,使得废弃泥浆被反向气举经由固液分离筛(7)进入下一个U形固液分离管(2);
S400:对第一个U形固液分离管(2)的进液端的管口反向负压操作并冲入清水,使得钻渣回流经由U形固液分离管(2)的底部出渣口(22)排出;
S500:对各U形固液分离管(2)重复S100-S400完成各固液分离单元的固液分离,其区别在于第一个U形固液分离管(2)由泥浆泵(1)送入废弃泥浆,后续各U形固液分离管(2)由上一个U形固液分离管(2)送入废弃泥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所述S200到S300之间还包括一个向U形固液分离管(2)内投入絮凝剂的操作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以上工艺所采用的泥浆处理系统包括:
泥浆泵(1),以及多个U形固液分离管(2),所述U形固液分离管(2)第一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段气举柱(3),所述气举柱(3)内安装由液压杆(5)控制的活塞(4);
所述U形固液分离管(2)的第一端侧壁连接一三通管(8),U形固液分离管(2)的第二端侧壁连接一段出液管(21),第二端的端口内插入一段固液分离筛(7)用于隔离出液管(21)与U形固液分离管(2);
所述三通管(8)的第一管口(81)作为进液口,多个U形固液分离管(2)通过进液口和出液管(21)首尾相连形成一排;
所述泥浆泵(1)与排首的U形固液分离管(2)的三通管(8)的第一管口(81)连接,用于输送污染后待处理的泥浆原液;
所述三通管(8)的第二管口(82)连接一清水泵(9)用于清洗所述U形固液分离管(2);
所述第一管口(81)和第二管口(82)均设置有液压阀(12),处理状态下,泥浆原液进入U形固液分离管(2),在所述的活塞(4)作用下反向气举经过所述固液分离筛(7),依次经过多个U形固液分离管(2)后完成固液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固液分离管(2)内侧导通连接有絮凝剂盒(13),所述絮凝剂盒(13)与U形固液分离管(2)之间设有安全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固液分离管(2)底部设置有出渣口(22),所述出渣口(22)下方设置有废渣槽(10),所述出渣口(22)设置有相应的液压阀(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筛(7)固定在密封法兰(6)上,所述密封法兰(6)用于密封所述U形固液分离管(2)的第二端的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筛(7)的精度等于所述泥浆原液中有效成分的半径,用于分离钻渣与有效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举柱(3)长度大于所述U形固液分离管(2)的有效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04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装配式吊顶结构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及其铺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