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城市规划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0149.5 | 申请日: | 2020-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2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旭;马绅;江乾振;尹欣;张明双;杨杰;陈定涛;严利江;潘仁伟;卢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文旭 |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10/04;G06N3/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于波 |
| 地址: | 72502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城市 规划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城市规划系统,包括:城市遥感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实现城市遥感图像集的采集;城市布局分析模块,用于基于城市遥感图像集获取当前城市的分区域配套建筑物布局参数;城市配套统计分析模块,用于为每一个配套建筑物标记上其对应的配套设施参数,并实现对应区域内配套设施的统计分析;智慧城市规划模块,用于根据分区域配套建筑物布局参数、区域内配套设施的统计分析结果以及预设的该区域城市规划标准进行当前区域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本发明实现了分区域配套建筑物布局参数及其对应的配套设置参数的自动采集、统计、分析,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当前城市规划情况参数的同时,为城市的下一步规划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意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城市规划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快速增加,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城市规划,但是由于现有的城市建设是基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而成的,而传统的城市规划大多以城市用地为核心对象,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城市的智能规划。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城市规划系统,实现了分区域配套建筑物布局参数及其对应的配套设置参数的自动采集、统计、分析,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当前城市规划情况参数的同时,为城市的下一步规划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意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城市规划系统,包括:
城市遥感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实现城市遥感图像集的采集;
城市布局分析模块,用于基于城市遥感图像集获取当前城市的分区域配套建筑物布局参数;
城市配套统计分析模块,用于为每一个配套建筑物标记上其对应的配套设施参数,并实现对应区域内配套设施的统计分析;
智慧城市规划模块,用于根据分区域配套建筑物布局参数、区域内配套设施的统计分析结果以及预设的该区域城市规划标准进行当前区域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
进一步地,所述城市布局分析模块基于Dssd_Inception_V3_Objects365模型实现城市遥感图像集内载城市配套建筑物的识别,基于连通分量外接矩形的长宽比进行配套建筑物形状尺寸的测量,然后根据识别结果和测量结果绘制对应的分区域配套建筑物布局图,分区域配套建筑物布局图以地图的形式绘制,内载配套建筑物模型、名称及其对应的占地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城市配套统计分析模块首先根据配套建筑物的识别结果,基于数据挖掘模块在历史城市规划数据中挖掘其对应的配套设施参数,然后将挖掘到的配套设施参数标记在对应的配套建筑物模型上。
进一步地,所述城市配套统计分析模块基于数据挖掘模块挖掘标记在配套建筑物模型上的配套设置参数,然后基于预设的统计分析规则实现该区域配套设施的统计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智慧城市规划模块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算法根据分区域配套建筑物布局参数、区域内配套设施的统计分析结果以及预设的该区域城市规划标准进行当前区域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
规划方案可视化模块,用于根据制定的当前区域城市规划方案构建对应的配套建筑物模型,并将其填充到分区域配套建筑物布局图上,实现规划方案的可视化。
进一步地,还包括:
城市规划标准参考模块,用于选定目标参考城市,获取该目标参考城市的配套建筑物布局参数以及对应的配套设施的统计分析结果,同时获取目标城市和当前城市的人口布局参数,获取当前城市规划标准的修订参考意见。
进一步地,还包括:
市民意见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短信编辑发送模块定向发送调查报告的方式获取市民对城市规划的意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文旭,未经林文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0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子表面热转印系统
- 下一篇:机、电、液一体化机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