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0061.3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7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闫喜军;孟庆森;李真光;和彦良;陈超阳;宋妮;季烨;王宇菲;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威特(江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295 | 分类号: | A61K39/295;A61K39/12;A61K39/245;A61P31/14;A61P31/22;C12N7/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张阳 |
地址: | 22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性 腹泻 传染性 气管炎 二联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制备及其应用,属于动物疫苗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该疫苗包含活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MM株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JSM株。制备该疫苗的步骤包括,1)两种有效毒株的获得和致弱培养;2)MDBK细胞悬浮培养分别制备病毒抗原;3)以滴度为104.7TCID50的浓度进行配比、分装,添加20%的冻干保护剂后冷冻干燥。所制备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病毒滴度在103.5TCID50的浓度下可获得病毒滴度分别为107.3TCID50和107.8TCID50的灭活疫苗同样的免疫效果,超剂量接种安全性评价及效力试验评价结果显示,本发明所述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活疫苗具有低成本、高功效及接种安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疫苗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热、白细胞减少、黏膜糜烂溃疡、腹泻或咳嗽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可使牛出现BVDV持续性感染,多数持续性感染动物外观健康,但生产性能下降,且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对我国养殖业威胁较大,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之一,该病最早于1946年发现于美国,后呈爆发式全球流行。上个世纪80年代该病在我国即有流行的报道,血清学调查表明我国BVDV平均感染率为56.5%,其中阳性率最高的省份高达84.9%,最低为5.2%,该病流行范围几乎已经遍布我国各地,给我国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农业部发布的第96号公告,将牛病毒性腹泻定义为三类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上报疫病。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疱疹病毒I型(BHV-I)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上呼吸道及气管黏膜发炎、呼吸困难、流鼻涕及流泪等症状,还可引起生殖系统损害 , 继发性的细菌感染能导致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可表现为多种类型,包括呼吸道型、生殖道感染型、脑膜炎型和眼炎型。本病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它可延缓育肥牛的成长和增重;小牛感染后出现脑炎等症状 , 有时也发生眼结膜炎和角膜炎。乳牛患病后,产乳量大减,甚至完全停止产乳。该病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最早见于美国,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我国于1980年首次从新西兰进口种牛中发现此病,目前在大部分省份的奶牛、地方黄牛和水牛均有IBR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阳性率从3%~70%不等,平均阳性率达到38%。在病原学研究进展,近些年来从多个地区分离到了IBRV,感染牛场的奶牛产奶量下降,死淘率增加,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养牛业的发展,该病对我国奶牛业和肉牛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目前,预防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多采用疫苗接种,商品化疫苗主要是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二者各有优缺点。灭活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反应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多次接种,且不能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目前我国商品化的疫苗很少,养牛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进口疫苗价格昂贵,疫情发生时无法快速获得。在临床研究中发现,BVDV和IBRV往往混合感染。因此国内急需研制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活疫苗,以达到一针防两病,提高免疫效果,节省劳动力,降低成本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MDBK细胞悬浮生产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威特(江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华威特(江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00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微波雷达的穹顶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