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桩基础及其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6838.9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姚子健;陈佳鑫;唐海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广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24;E02D5/48;E02D5/52;E02D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桩基础 及其 施工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桩基础及其施工工艺,其包括多个插设于桩周土的桩基和设置于多个桩基顶部的承台,桩基包括底桩和位于底桩上的顶桩,底桩顶面开设有若干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倒扣件,顶桩包括连接座和设置于连接座朝向底桩一面的插座,插座用于驱动倒扣件伸出容置槽且插入桩周土,顶桩和底桩通过加固组件相固定,桩基设置有抱紧组件,相邻两个桩基的抱紧组件通过锁链组件相连接。本申请利用桩基的倒扣件插入桩周土内部,加强桩周图与桩基的连接强度,整体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桩基础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建筑物是建造在地面上的,从而导致地面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为了保证建筑厂房的稳定性,常采用地层桩基础形式,该种基础形式在软弱土质地区应用广泛,通常由几根伸入土层的桩基共同承起一承台,以构成建筑物的支撑单元。
目前建筑桩在施工过程中,普遍采用打桩的方式将预制好的桩基利用锤击装置直接打入地基内部,由于桩基基本上下同径,且桩基底部呈尖锥状设置,使桩基底部向地基压力传导的面积较小,导致桩基的承载能力不足,建筑的稳定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目前桩基承载力不足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桩基础及其施工工艺。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提供的一种建筑桩基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桩基础,包括多个插设于桩周土的桩基和设置于多个桩基顶部的承台,所述桩基包括底桩和位于底桩上的顶桩,所述底桩顶面开设有若干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倒扣件,所述顶桩包括连接座和设置于连接座朝向底桩一面的插座,所述插座用于驱动倒扣件伸出容置槽且插入桩周土,所述顶桩和底桩通过加固组件相固定,所述桩基设置有抱紧组件,相邻两个桩基的抱紧组件通过锁链组件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底桩锤入桩周土内部,然后利用顶桩的插座锤入容置槽内部,从而驱动倒扣件伸出底桩,并插入桩周土内部,加强桩基与桩周土的连接,利用加固组件将底桩和顶桩相互固定,相邻桩基之间通过抱紧组件和锁链组件相连接,整体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度,提高建筑的抗风抗震能力。
优选的,所述倒扣件包括一端与容置槽的侧壁转动连接的导边条和一端与导边条远离容置槽侧壁连接的弧形扣,所述导边条与弧形扣的直径相重合,所述弧形扣的圆心位置与导边条在容置槽侧壁的转动连接点相重合,所述底桩侧壁开设有与容置槽相连通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延伸路径与弧形扣的延伸圆周边相重合,所述穿孔用于供弧形扣伸出容置槽,所述插座配合插设于容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座锤入容置孔内部时,插座对导边条提供作用力,使弧形扣经穿孔伸出底桩,同时插入桩周土内部,弧形扣可以加强桩基与桩周土的连接,从而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度。
优选的,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开设有对导边条进行收纳的避让槽,所述导边条通过转轴与避让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设置有驱动弧形扣收纳在容置槽的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桩锤入桩周土内部时,为了避免弧形扣伸出穿孔阻碍底桩进入桩周土,利用扭簧带动导边条旋转,从而将弧形扣收纳在容置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桩内底部开设有与容置槽相连通的内置腔,所述插座远离连接座的一端设置有尖锥部,所述底桩开设有与内置槽相连通的锥孔,所述锥孔用于尖锥部伸出底桩且插入桩周土,所述内置腔设置有对锥孔进行遮挡的阻挡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顶桩的插座锤入容置槽内部,尖锥部经锥孔伸出底桩,且插入桩周土内部,加强桩周土与桩基的接触面积,提高桩基的承载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阻挡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内置腔的转座和多个环向设置于转座侧壁的转块,所述转块用于对锥孔进行阻挡,所述底桩转动设置有转柱,所述转柱与转座固定连接,所述转柱的一端伸出底桩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广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广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68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