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网印刷用UV折光油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5280.2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宏;褚书宝;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9D11/102;C09D11/03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网 印刷 uv 折光 油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网印刷用UV折光油墨的制备方法,所述丝网印刷用UV折光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紫外光固化树脂35‑75份;活性稀释剂15‑25份;光引发剂3‑8份;填料2‑6份;助剂1‑3份;其中,所述紫外光固化树脂由环氧丙烯酸树脂和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且所述环氧丙烯酸树脂和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0.5‑1。本发明丝网印刷用UV折光油墨所制成的印刷面从不同角度和位置能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而且其塑造出来的图案随不同的欣赏位置在变动且富有层次感。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7100729848,申请日为2017年02月10号,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丝网印刷用UV折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网印刷用UV折光油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UV油墨是指在紫外线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和能力的紫外光将油墨连接料中的单体聚合成聚合物,以使油墨成膜并干燥的油墨。由于UV油墨具有不含挥发性溶剂、无臭味、无刺激、固化速度快,固化膜坚韧、耐溶剂等特点而广泛用于印刷领域中。UV油墨种类繁杂,常用的包括UV冰花油墨、UV发泡油墨、UV水晶油墨、UV膨胀油墨、UV金属油墨、UV折光油墨、UV皱纹油墨、UV香味油墨、UV弹性油墨等,其中UV折光油墨是近年来高档印刷领域的研究重点。
UV折光油墨主要用于折光印刷,其使用范围包括各类金银卡纸、PEI薄膜、PVC基材等镜面承印材料,可生产高档包装盒、装饰画、高档标牌等。UV折光油墨经紫外光固化后具有强烈的折光效果。UV折光油墨采用经过特殊制作的网版,在各类金银卡纸及镜面纸张加上进行施工,经UV光照固化后,油墨成膜后具有明显的折光效果,以致装饰图文更加耀眼并产生动感,鲜艳夺目,栩栩动人,让包装外观更加光彩夺目。
CN101560348B公开了一种紫外光固化胶印油墨及制备方法,是由多官能度聚酯丙烯酸树脂或多官能度氯化聚酯丙烯酸酯(25.0~50.0%)、环氧丙烯酸酯齐聚物(0.0~15.0%)、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0.0~20.0%)、双官能度或多官能度丙烯酸单体(0.0~15.0%)、研磨树脂(0.0~20.0%)、纳米二氧化硅改进的多醚丙烯酸酯(2.0~10.0%)、附着力促进剂(0.0~5.0%)、光引发剂(3.0~5.0%)、阻聚剂(0.1~2.0%)、填料(0.0~10.0%)、颜料或染料(16.0~55.0%)和助剂(0.2~5.0%)制成。然而该紫外光固化胶印油墨成分复杂,同时制备过程也复杂,难以简单地控制。
CN101851466B公开了一种抗静电耐磨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领域。所述的抗静电耐磨UV涂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5%-35%;环氧丙烯酸酯15%-45%;活性稀释剂10%-40%;光引发剂2%-12%;其它助剂0.5%-3%;纳米导电凹凸棒粉5%-25%;硅烷偶联剂0.05-0.5%。然而该抗静电耐磨UV涂料主要用于解决静电问题。
然而,现有的市售UV折光油墨的粘度过低,通常为1000-2000cps/25℃,以致在印刷时流平过快不能满足印刷漆膜呈现立体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粘度适当以致流平慢且印刷效果好的折光油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发明人对现有UV折光油墨进行大量研究和分析,开发出一种丝网印刷用UV折光油墨,该折光油墨粘度高,范围在18000-32000cps/25℃之间,流平慢,印刷适应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丝网印刷用UV折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其中,所述紫外光固化树脂由环氧丙烯酸树脂和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组成,且所述环氧丙烯酸树脂和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0.5-1,所述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环氧值为0.010-0.025当量/100g,所述环氧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450-1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5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