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确混合的洋蓟茶制备用洋蓟精华下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3242.3 | 申请日: | 2020-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8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铃;肖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可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0 | 分类号: | B65G65/40 |
代理公司: | 常德天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5 | 代理人: | 刘红祥 |
地址: | 415137 湖南省常德市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混合 洋蓟 制备 精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洋蓟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精确混合的洋蓟茶制备用洋蓟精华下料装置。其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方的下料装置,该精确混合的洋蓟茶制备用洋蓟精华下料装置中,设置的下料盒便于对混合料提前存放,下料时,只需通过出料杆排出混合料即可,转动柱与旋转头之间转动配合,便于下料盒上下转动,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转动配合,便于带动转动柱进行左右转动,通过多方位的转动,有利于下料工作的进行,设置的放置板便于放置工具,通过放置板与平台之间的转动连接,便于将放置板进行折叠,通过滚动轮与滚动腔的转动,通过转动轮与底柱的转动,有利于带动底座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底座上方的下料装置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洋蓟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一种精确混合的洋蓟茶制备用洋蓟精华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洋蓟最前卫的应用是宇航员的太空食品中使用.以达到促进钙、磷、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减缓失重状态下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大量流失而引发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在欧美,洋蓟已被广泛地运用于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减肥、利尿的一系列食品中,在洋蓟研发最前列的李云川先生结合国人的饮食习惯,通过洋蓟精华与其他茶叶混合,开发成了洋蓟袋泡茶,洋蓟红茶、洋蓟绿茶和洋蓟普洱茶;
现有的洋蓟茶混合下料工序,一般都是通过人工下料,这样的方式容易导致洋蓟精华受到污染,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对于混合用料的用量无法精确掌握,因此,需要一种精确混合的洋蓟精华下料装置,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混合的洋蓟茶制备用洋蓟精华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确混合的洋蓟茶制备用洋蓟精华下料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方的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至少包括:
平台,所述平台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平台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柱将平台和底座之间连接,便于对下料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
下料盒,所述下料盒位于所述平台的上方,所述下料盒内部开设有料槽,便于放置混合料,所述下料盒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下料盒分别位于所述平台的两侧,便于放置不同种类的混合料,所述料槽前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下料盒位于所述出料口的前端设有出料杆,所述出料杆为半圆弧形结构,有利于混合料的下放工作,所述出料杆后端底面固定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两端均设有旋转销,所述平台上表面前端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座分别位于所述平台的左右侧,所述转动座内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顶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部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旋转头位于所述插槽内部,且所述旋转销与所述转动孔转动连接,通过旋转头与转动柱之间的连接,可将下料盒与平台之间连接,便于下料盒的稳固,有利于下料工作的进行,同时转动柱与旋转头之间转动连接,便于下料盒上下转动,有利于混合料的下放,所述下料盒后端表面固定握把,所述握把为T形杆状结构,便于对下料盒的转动控制;
本实施例中下料盒在具体使用时,如需通过下料盒进行下料工作,将需要混合的不同品种的混合料分别定量放置于两个下料盒的料槽内部,原料准备充分后,单手握住握把,向上用力推动握把,使下料盒以旋转销的圆心处为轴逆时针进行转动,通过下料盒的转动,使出料杆前端逐渐向下移动,使其为倾斜状态,则料槽内部的混合料通过自身的重力作用,沿着出料杆内部轨道向下滑动,缓缓滑落至混合釜中,再将另一个下料盒通过上述操作进行下料即可。
放置板,通过放置板便于放置工具,所述放置板左侧表面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部设有转动柱,所述放置板连接于所述平台的右侧,所述平台的右侧表面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连接头的内部,所述转动柱位于所述连接槽的内部,且所述转动柱与所述连接槽转动连接,通过放置板与平台之间的转动连接,便于将放置板进行折叠,避免由于装置较宽,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损坏或伤人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可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爱可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32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