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工程用的除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12680.8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2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飞;李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云飞 |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5/04;E21F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工程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用的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水腔,所述壳体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移动腔、转动腔和吸附槽,所述移动腔、转动腔和吸附槽均位于储水腔的右侧,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位于吸附槽的右侧,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端的电机,所述转动腔内竖直设有第一转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转动腔内。通过毛刷将灰尘扬起后进行吸附,提高了灰尘的吸附效果,并且在吸附过程中,将一些并没有吸附到的灰尘通过喷洒水使其被降尘,有效的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灰尘的可能,保证了工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的除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用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在掘进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工人在此环境中作业,极易因吸入大量灰尘而导致尘肺病,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有效控制灰尘的浓度,使其不会对工作时的工人健康造成伤害,针对地下工程的除尘来说,有以下几点问题:
1、现在地下工程用的除尘装置,大多数的除尘装置除尘功能单一,部分具有多个功能的除尘装置,需要用到电机、水泵和风扇等多个用电装置,导致操作较为复杂并且使得电能的消耗较大,不符合现在社会节能减排的要求。
2、现在的地下工程用的除尘装置在除尘过程中,进灰口的网板上容易积累灰尘,灰尘积累较多容易堵塞网板,这时需要人工对网板上的灰尘进行清除,会浪费劳动力,所以如何解决该问题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下工程用的除尘装置,通过毛刷将灰尘扬起后进行吸附,提高了灰尘的吸附效果,并且在吸附过程中,将一些并没有吸附到的灰尘通过喷洒水使其被降尘,有效的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灰尘的可能,保证了工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工程用的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水腔,所述壳体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移动腔、转动腔和吸附槽,所述移动腔、转动腔和吸附槽均位于储水腔的右侧,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位于吸附槽的右侧;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端的电机,所述转动腔内竖直设有第一转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转动腔内,并与第一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的下端延伸至转动槽内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与转动腔的内顶部和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位于转动腔的部分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转动腔内水平设有与不完全齿轮啮合的齿条;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下端的毛刷;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转动腔内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与转动腔的内顶部和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的上端延伸至移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第二转杆的下端延伸至吸附槽内,并固定连接有两个铁棒,所述第二转杆位于转动腔的部分上固定连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转动腔内竖直设有用于左右移动的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右端与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板的左端与转动腔的左侧内壁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所述转动腔的左侧空间与吸附槽通过多个第一进气管连通,多个所述第一进气管上均设有网板,所述转动腔的左侧空间与外界通过第一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吸附槽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毛皮块。
优选地,还包括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圆板上的转棒,所述移动腔内水平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转棒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腔内竖直设有用于左右移动的滑板,所述滑板的右端与连接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腔的左侧空间与外界通过第二进气管连通,所述移动腔的左侧空间与储水腔通过第二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上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板,所述空心板与储水腔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空心板的下端安装有多个喷头。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端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拉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云飞,未经徐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26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异常流量分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磁吸快速送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