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混凝土大型构件处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2269.0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9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潘天民;麻武杰;潘申辉;肖建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混楚(上海)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2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大型 构件 处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混凝土大型构件处置系统,包括输送装置、竖向静压破碎装置、横向静压破碎装置、碎混凝土振动脱落装置、钢筋笼压力打包装置以及大块废旧混凝土运输皮带、骨料破碎整形设备和骨料筛分装置,本发明源头破碎采用静压破碎,大幅度减少噪音和粉尘的污染,使整个废旧混凝土构件破碎中噪音和粉尘污染达到国家标准中优良等级。而且,采用该静压破碎的方式生产的再生骨料损伤较少,再加上再生骨料经过了破碎整形设备的整形优化,所以,经过本系统生产的再生骨料品质较高,应用广泛。因此,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加工工厂可以就近建设,减少长途驳运,使整个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过程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中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混凝土大型构件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城市建筑固废产生量保持稳定増长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建设固废处理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再生混凝土技术通常被认为是解决废弃支撑梁混凝土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既可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又可变废为宝。
回收的废旧混凝土梁、柱、预制桩等构件,一般采用冲击破碎锤进行破碎,将混凝土破碎到50cm的块体,同时对支撑梁的钢筋进行分拣回收。但是冲击破碎锤噪音大,且破碎过程中产生粉尘多,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废混凝土大型构件处置系统,为了减少甚至完全控制废旧混凝土构件破碎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粉尘污染,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废混凝土大型构件处置系统,包括输送装置、静压破碎装置、碎混凝土振动脱落装置、钢筋笼压力打包装置以及大块废旧混凝土运输皮带、骨料破碎整形设备,所述大块废旧混凝土运输皮带布设在输送装置、静压破碎装置、碎混凝土振动脱落装置、钢筋笼压力打包装置的底部,用于将碎石运输至骨料破碎整形设备,所述输送装置将废旧混凝土构件分别输送至静压破碎装置、碎混凝土振动脱落装置、钢筋笼压力打包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静压破碎装置包括竖向静压破碎装置以及横向静压破碎装置,所述横向静压破碎装置设置于竖向静压破碎装置的输出端,经静压破碎装置破碎后的废旧混凝土构件上的碎石落入到大块废旧混凝土运输皮带向前输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钢筋笼压力打包装置包括钢筋笼压扁机构以及钢筋笼切断机构,通过钢筋笼压扁机构将钢筋笼压扁以及通过钢筋笼切断机构切断后形成打包后的钢筋笼。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碎混凝土振动脱落装置的动力源采用液压杆,破碎后的废旧混凝土构件经液压杆往复运动产生振动进行抖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筛分装置,筛分装置设置于骨料破碎整形设备的输出端,剩余的废旧混凝土经骨料破碎整形设备,然后经由筛分装置形成高品质再生骨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装置采用重载托辊输送装置,而且,所述输送装置的底部设置弹簧支座,以防止废混凝土大型构件的冲击荷载对托辊的不利影响,以及静压破碎废混凝土大型构件时构件变形对托辊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源头破碎采用静压破碎,大幅度减少噪音和粉尘的污染,配合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中配套的隔音防尘系统,使整个废旧混凝土构件破碎中噪音和粉尘污染达到国家标准中优良等级。因此,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加工工厂可以就近建设,减少长途驳运。使整个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过程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混楚(上海)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混楚(上海)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2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