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PC塑料回收造粒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2150.3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9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肖文革;张丽萍;王其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宏达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17/00;B29B17/02;B29K6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匡立岭 |
地址: | 236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pc 塑料 回收 工艺 | ||
1.一种废旧PC塑料回收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废旧PC塑料回收,洗涤、分切、干燥后,得到废旧PC塑料碎片,将废旧PC塑料碎片进行堆积;
步骤二:启动原料输送装置的第一调节电机(125),第一调节电机(125)运转带动第一联动带(126)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底座(127)、滑块(129)使得第一联动板(130)在安装底板(123)上移动,从而带动整个竖向调节组件(122)左右移动,带动了连接块(138)在连接槽(118)中移动,直至将导流槽(117)稳定支撑;
步骤三:启动第二调节电机(134),第二调节电机(134)运转带动第二联动带(135)转动,从而通过第二连接底座(136)使得第二联动板(137)在第二联动板(137)上移动,从而带动导流槽(117)端部上升或者下降,使其接近挤出机的进料斗;
步骤四:移动吸料管(103),将吸料管(103)的端口移动至废旧PC塑料碎片的堆积区域,启动鼓风机(102),鼓风机(102)运转将废旧PC塑料碎片输送至输送箱(104)的内腔中,废旧PC塑料碎片向前输送的过程中,其中的砂砾、金属粒重力大,经过第一出料口(110)落至排渣箱(106)中,废旧PC塑料碎片经过第二出料口(111)落至接料斗(112)中;
步骤五:启动上料电机(113),上料电机(113)运转带动输送机(115)运转,通过上料板(116)将废旧PC塑料碎片向上输送,进入导流槽(117)中,废旧PC塑料碎片经过导流槽(117)、挤出机的进料斗输送至挤出机的内腔中,经过挤出机熔融挤出,切粒制得PC塑料颗粒;
所述原料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101)、鼓风机(102)、吸料管(103)、输送箱(104)、排渣箱(106)、上料机构(108)、调节机构(109),所述支撑架(101)的顶部安装有输送箱(104),所述支撑架(101)的内腔安装有排渣箱(106)与上料机构(108),所述排渣箱(106)与上料机构(108)均连接至输送箱(104)的底部,所述排渣箱(106)的一侧底部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上安装有封闭门(107),所述上料机构(108)的一端连接有调节机构(109),所述调节机构(109)的一端连接至输送箱(104)的一端边缘位置,所述输送箱(104)的另一端连接有鼓风机(102),所述鼓风机(102)安装在支撑架(101)的顶部,所述鼓风机(102)的出风口位于输送箱(104)的内腔,所述鼓风机(102)的进风口安装有吸料管(103),所述输送箱(104)的顶部开设有排风口(105),所述输送箱(104)的底部接近鼓风机(102)的出风口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料口(110),所述第一出料口(110)连通至排渣箱(106),所述输送箱(104)的底部远离鼓风机(102)的出风口一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111);
所述上料机构(108)包括接料斗(112)、上料电机(113)、输送机机架(114)、输送机(115)、上料板(116)、导流槽(117)、连接槽(118),所述输送机机架(114)倾斜设置,所述输送机机架(114)的底端顶部竖直安装有接料斗(112),所述输送机机架(114)的底端一侧安装有上料电机(113),所述输送机机架(114)的内部安装有输送机(115),所述上料电机(113)与输送机(115)传动连接,所述输送机(115)的输送带外表面等距安装有若干个上料板(116),所述接料斗(112)架设在输送机(115)上,所述输送机机架(11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导流槽(117),所述导流槽(117)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118);所述接料斗(112)连通至第二出料口(111);
所述调节机构(109)包括支撑立柱(119)、支撑桁架(120)、横向调节组件(121)、竖向调节组件(122),所述支撑桁架(120)的一端底部安装有支撑立柱(119),所述支撑桁架(120)的另一端连接至输送箱(104),所述支撑桁架(120)的顶部安装有横向调节组件(121),所述支撑桁架(120)的一侧设置有竖向调节组件(122),所述横向调节组件(121)、竖向调节组件(122)之间相连接;
所述横向调节组件(121)包括安装底板(123)、第一安装架(124)、第一调节电机(125)、第一联动带(126)、第一连接底座(127)、滑轨(128)、滑块(129)、第一联动板(130)、安装板(131)、固定夹板(132),所述安装底板(123)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架(124),所述安装底板(123)的顶部另一侧通过垫块安装有滑轨(128),所述第一安装架(124)的两端内腔中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两个第一转轴之间通过第一联动带(126)连接,其中一个第一转轴连接至第一调节电机(125)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调节电机(125)安装在安装底板(123)上,所述第一安装架(124)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底座(127),所述第一连接底座(127)的中间位置与第一联动带(12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轨(128)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29),所述滑块(129)以及第一连接底座(127)均安装在第一联动板(130)的底部,所述第一联动板(130)的一端连接至安装板(131)的一侧中间位置,所述安装板(131)的另一侧顶部、底部均安装有固定夹板(132);
所述竖向调节组件(122)包括第二安装架(133)、第二调节电机(134)、第二联动带(135)、第二连接底座(136)、第二联动板(137)、连接块(138),所述第二安装架(133)的内腔顶端、底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轴之间通过第二联动带(135)连接,其中一个第二转轴连接至第二调节电机(134)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调节电机(134)安装在第二安装架(133)的顶端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架(133)上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底座(136),所述第二连接底座(136)的一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至第二联动带(135)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联动板(137)的一侧底端转动安装有连接块(138);所述第二安装架(133)通过两个固定夹板(132)安装在安装板(131)上,所述连接块(138)与连接槽(118)之间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宏达塑业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宏达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21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