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粪便尿液即时取样成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1885.4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1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程;曹雪芸;闫锋;孟云龙;林岚昆;沈心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34;G01N21/8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粪便 尿液 即时 取样 成像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粪便尿液即时取样并成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马桶、安装主体、即时取样模块、微流控模块和终端设备。将马桶中粪便尿液的即时取样样品,导入图像传感器表面的微流控腔体内,同时通过处理成像模块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光学投影处理。通过对本发明的应用,在保持了无透镜显微大视场优势的同时,提高了对粪便尿液样品的成像分辨率。可实现对粪便尿液的即时观测与统计分析,具有简化检测流程,降低操作与观测难度,辅助诊断等一系列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取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粪便尿液即时取样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粪便尿液的成分及形态学检查对疾病鉴别、疗效观察、临床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正常尿液中91%-96%为水分,固体成分约占6%,主要为少量的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尿酸、无机盐。尿常规通过检查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来判断人体是否健康。常规粪便检测包括从形态、颜色等宏观判断病情状况,但粪便中可能存在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肉眼看不见的成分,需要显微观测粪便来诊断病情。比如粪便中若有较多的白细胞,说明患者患有肠道炎症,例如细菌性痢疾,细菌性肠炎等;粪便中若有红细胞,说则明有消化道出血,例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阿米巴痢疾等,需要进一步检查帮助诊断;粪便中若有癌细胞,比如直肠癌、大肠癌的患者,癌细胞可能回坏死脱落,随着粪便排泄出来,此时显微观测粪便具有重大意义。
通常粪便尿液的采集都是通过患者自行采集,并依次排队等候检查结果。采集过程较为复杂且等待检测时间较长,做不到即时性的观测与诊断。同时显微观测都是采用常规的光学显微镜来实现,通常显微镜的体积较大,且相对成本较高,并且由于视场与分辨率的固有矛盾,无法同时实现大视场和高分辨的观测,对于粪便尿液此类需要大量样本进行统计或异常分析的检测,可能会出现漏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粪便尿液即时取样成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粪便尿液即时取样成像装置,包括:马桶;安装主体,安装主体设置于马桶的一侧,安装主体呈中空结构;即时取样模块,即时取样模块设置于安装主体内,且即时取样模块的一端依次穿过安装主体和马桶并设置于马桶内;微流控模块,微流控模块设置于安装主体内,微流控模块的一端与即时取样模块的另一端连接;其中,微流控模块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固定安装于安装主体内;承载板,承载板设置于支撑结构上;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安装于承载板的上表面;罩体,罩体盖设于图像传感器上,且罩体的下表面与图像传感器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微流控腔体;输入管,输入管的一端与即时取样模块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管的另一端穿过罩体并与微流控腔体的一端连通;输出管,输出管的一端穿过罩体并与微流控腔体的另一端连通。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即时取样模块包括:取样探针、取样泵、连接软管和连通管,取样泵设置于安装主体内,取样泵的进口与连接软管的一端连接,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取样探针的一端连接,连接软管依次贯穿安装主体和马桶设置,取样探针设置于马桶内,且取样探针的另一端伸入马桶的底部设置,取样泵的出口与连通管的一端连接,连通管的另一端与输入管的一端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即时取样模块还包括:清洗泵、清洁盒、清洁管和清洗管,清洁盒设置于安装主体的一侧,清洁盒内容置有清洗液,清洁盒的下部与清洁管的一端连接,清洁管的另一端穿过安装主体并与清洗泵的进口连接,清洗泵固定安装于安装主体内,清洗泵的出口与清洗管的一端连接,清洗管的另一端与输入管的一端连接,清洗管与连通管并联设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废液池,废液池呈池体结构,废液池设置于安装主体的外部,输出管的另一端穿过安装主体连接至废液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