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感器设备和堆叠电源拓扑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1855.3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7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K·K·梁;G·德伯伊;M·J·卡斯珀;L·佩卢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28;H01F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黄倩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器 设备 堆叠 电源 拓扑 | ||
1.一种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电感器设备,所述电感器设备包括:
磁芯材料,所述磁芯材料是导磁性的;以及
第一导电路径,所述第一导电路径穿过所述磁芯材料、从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近端延伸至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远端,所述磁芯材料可操作以限定从流经所述第一导电路径的第一电流中生成的第一磁通量;以及
第二导电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导电路径与所述第一导电路径间隔开,所述第二导电路径穿过所述磁芯材料、从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近端延伸至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远端,所述磁芯材料可操作以限定从流经所述第二导电路径的第二电流中生成的第二磁通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三导电路径,所述第三导电路径从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近端延伸至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远端,所述第三导电路径是可操作以运送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电流的返回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路径和所述第二导电路径被并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导电路径被磁耦合至所述第一导电路径,穿过所述第二导电路径的所述第二电流的流动感应了穿过所述第一导电路径的电流的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路径和所述第二导电路径之间的电感耦合系数处于0.6和0.9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导电路径从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近端延伸至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远端,所述第二导电路径是金属材料圆环,所述第一导电路径和所述磁芯材料位于所述金属材料圆环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设备,其中所述磁芯材料具有介于10至1000亨利/米之间的通量磁导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设备,其中所述磁芯材料不包括任何气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设备,其中所述磁芯材料可操作以存储与磁通量相关联的磁能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一开口材料环,包括第一弯曲金属材料层和第二弯曲金属材料层,所述第一弯曲金属材料层是所述第一导电路径,所述第二弯曲金属材料层是延伸穿过所述磁芯材料的所述第二导电路径,所述第一开口材料环从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近端延伸至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远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感器设备,进一步包括:
延伸穿过所述磁芯材料的第三弯曲金属材料层和第四弯曲金属材料层,所述第三弯曲金属材料层是延伸穿过所述磁芯材料的第三导电路径,所述第四弯曲金属材料层是延伸穿过所述磁芯材料的第四导电路径;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弯曲金属材料层和所述第四弯曲金属材料层是第二开口材料环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开口材料环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材料环同心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路径是圆柱形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设备,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第一圆环中的导电路径的第一集合,导电路径的所述第一集合包括所述第一导电路径,所述第一集合中的每个导电路径从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近端延伸至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远端;以及
设置在第二圆环中的导电路径的第二集合,所述第二集合中的每个导电路径从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近端延伸至所述电感器设备的所述远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未经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8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戴式显示装置及调整方法
- 下一篇: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