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应用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11720.7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7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彭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5/74 | 分类号: | H04L45/74;H04L45/745;G06F16/332;G06F8/71;G06F8/61;G06F8/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晓婷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应用 生成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应用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上述目标应用的生成方法包括:从预设资源包中获取待生成的目标应用的主框架;在目标容器中打开主框架,以获取主框架中组件的路由地址;根据组件的路由地址从目标资源库中加载与组件的路由地址对应的前端子应用,并根据前端子应用以及主框架生成目标应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同一组件多次在不同的项目中重写,无法保证样式统一等问题,达到在生成目标应用时,使得组件的样式得到统一,提高了目标应用开发的灵活性,提升了开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目标应用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服务已迅速普及,许多组织都使用这种体系结构样式来避免大型单体应用的局限性。尽管有很多介绍微服务的文章,但还是有许多公司局限于单体式前端应用。
随着APP版本的快速迭代,开发周期较短,许多业务需要H5完成,但是随着H5资源包越来越多,以及每次需要获得同样的数据信息,而且同样业务组件多次在不同项目中重写,不能保证样式UI的统一。
当构建一个渐进式的Web应用程序时,很难将新的功能实现于现有的整体应用中,并且无法在现有的构建过程中使用对应的构建工具。此外,当需要扩展的开发团队,以便多个团队可以同时处理一个产品时,由于现有应用中的耦合和复杂度让每个开发者互相掣肘,这些真实存在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大型团队的开发效率。
针对相关技术中,同一组件多次在不同的项目中重写,无法保证样式统一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应用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同一组件多次在不同的项目中重写,无法保证样式统一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应用的生成方法,包括:从预设资源包中获取待生成的目标应用的主框架;在目标容器中打开所述主框架,以获取所述主框架中组件的路由地址;根据所述组件的路由地址从目标资源库中加载与所述组件的路由地址对应的前端子应用,并根据所述前端子应用以及所述主框架生成所述目标应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组件的路由地址从目标资源库中加载与所述组件的路由地址对应的前端子应用,包括:获取前端子应用与路由地址的对应配置关系,其中,所述对应配置关系保存在所述目标资源库中;在所述对应配置关系中,查找与所述组件的路由地址对应的前端子应用;从所述目标资源库中加载查找到的所述组件的路由地址对应的前端子应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前端子应用与路由地址的对应配置关系,包括:获取为前端子应用配置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前端子应用;配置所述标识信息与组件的路由地址的对应关系,以获取前端子应用与路由地址的对应配置关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为前端子应用配置的标识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获取为所述前端子应用配置的应用注册表,其中,所述应用注册表中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前端子应用的应用信息及应用入口;获取为所述前端子应用添加的标识符,其中,所述标识符用于对前端子应用的对应功能进行标识。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前端子应用以及所述主框架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包括:在确定所述主框架下的所述组件均加载完对应的所述前端子应用的情况下,将所述主框架与所述前端子应用进行打包,将打包结果作为所述目标应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目标容器中打开所述主框架,以获取所述主框架中组件的路由地址,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目标类别;在所述目标容器中打开所述主框架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目标类别对应的所述主框架中包含的目标组件,以及确定出与所述目标类别对应的路由系统;根据所述目标组件以及所述目标类别对应的路由系统确定出所述主框架中组件的路由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