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电厂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协同处理的循环经济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11283.9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9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卢剑;李亚娟;余耀宏;王正江;许臻;姜琪;苏艳;胡大龙;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02F1/00;F01D15/10;F23G7/0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电厂 城市 污水处理 污染物 协同 处理 循环 经济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厂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协同处理的循环经济系统及方法,包括市政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厂原水池、污水处理厂处理系统、电厂中水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系统、锅炉系统、发电系统、供热系统、电厂污泥浓缩池、污泥干化系统、电厂燃料系统、锅炉系统及电厂烟气处理系统,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城镇污水的处理,且具有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领域,涉及一种火电厂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协同处理的循环经济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是一种固体废物,主要由初沉池及隔油池底泥、气浮机浮渣、剩余活性污泥以及其他工艺单元的化学污泥组成。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污泥产量日益增加。污泥有机物易腐烂,有强烈的臭味,并且含有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和铜、汞等重金属,以及多氯联苯、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如何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废弃污泥成为日益严峻的难题。我国污泥处理方式仍以填埋为主,加之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企业处置能力不足、处置手段落后,大量污泥没有得到规范化的处理,直接造成了“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
焚烧是有效处理污泥的一种主要方法。以焚烧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可以使有机物全部碳化,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同时可以能够将污泥中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或者热能,使污泥得到充分的利用。目前,国内外在污泥单独干化焚烧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多,但是由于建设和运行原因适用于单独焚烧污泥的焚烧厂费用巨大,而且效果不佳。不仅如此,污泥单独干化焚烧过程产生的干化液其有机物及氨氮含量高,目前仍需要焚烧厂自行处理,不仅废水的处理难度大、投资高,并且处理后的水不能做合理、有效地回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二次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火电厂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协同处理的循环经济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城镇污水的处理,且具有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火电厂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协同处理的循环经济系统包括市政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厂原水池、污水处理厂处理系统、电厂中水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系统、锅炉系统、发电系统、供热系统、电厂污泥浓缩池、污泥干化系统、电厂燃料系统、锅炉系统及电厂烟气处理系统;
市政污水收集管网的出口经污水厂原水池、污水处理厂处理系统、电厂中水处理系统与锅炉补给水系统的入口相连通,锅炉补给水系统的出口与锅炉系统的入水口相连通,锅炉系统的蒸汽出口与发电系统的蒸汽入口相连通,发电系统的乏汽出口与供热系统的入口相连通;
污水处理厂处理系统的排泥口及电厂中水处理系统的排泥口与电厂污泥浓缩池的入口相连通,电厂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干化系统的污泥进口相连通,污泥干化系统的干化污泥排口经电厂燃料系统与锅炉系统的入口相连通;污泥干化系统的污泥干化液排口与市政污水收集管网相连通,污泥干化系统的冷凝液排口与锅炉补给水系统相连通,锅炉系统的排烟口与电厂烟气处理系统相连通,供热系统的出口与外界热网及电厂污泥浓缩池的蒸汽入口相连通。
污水处理厂处理系统的出水口经中水输送管与电厂中水处理系统相连通。
电厂中水处理系统的出口经工业水管与及产水管与锅炉补给水系统相连通。
锅炉补给水系统的出口经锅炉系统补水管与锅炉系统的入水口相连通。
锅炉系统的烟气出口经锅炉排烟管道与电厂烟气处理系统相连通。
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系统及发电机系统,其中,汽轮机系统的输出轴与发电机系统的驱动轴相连接,锅炉系统的蒸汽出口经高压蒸汽输出管与汽轮机系统的蒸汽入口相连通,汽轮机系统的乏汽出口经低压蒸汽输出管与供热系统相连通。
供热系统的出口经污泥干化蒸汽输送管与污泥干化系统的热蒸汽进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