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7911.6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洪镇理;李孝姃;朴孝淳;全艺珍;赵相熙;韩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1/048 | 分类号: | C07D491/048;C07D495/04;C07D403/10;C07D403/04;C07D487/04;C07D209/94;C07D493/04;C07D307/77;C07D333/78;C07D405/04;C07D405/10;C07D409/04;C07D40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哲锋;徐鑫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化合物 以及 包含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通过包含根据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以提供具有低驱动电压和/或高发光效率和/或长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由发光层和电荷传输层构成的具有绿光发射的TPD/Alq3双层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首次由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的Tang等人于1987年开发。此后,对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研究迅速商业化。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OLED)通过向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施加电力而将电能转换为光,并且通常包括阳极、阴极和在这两个电极之间形成的多层有机层。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有机层可以被分类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辅助层、发光辅助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电子缓冲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在此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通过施加电压将来自阳极的空穴和来自阴极的电子注入到发光层中,并且通过空穴和电子的再结合产生具有高能量的激子。有机发光化合物通过能量移动到激发态并由当有机发光化合物从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的能量发射光。
在多层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各自的层之间存在势垒,并且特别是由于空穴注入势垒,高效的空穴注入是困难的,而电子在注入和传输速度方面都比空穴快。由于空穴和电子到发光层的移动度的差异,空穴与电子之间的结合区域不位于发光层的中心,而是位于层间界面处,即,发光层与空穴传输层之间的界面。因此,存在发光效率降低和驱动电压增加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应该平衡电子和空穴的移动度使得电子和空穴的结合区域存在于发光层中。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首先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能够生产具有低驱动电压和/或高发光效率和/或长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以及其次,是提供一种包含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深入研究的结果,本发明诸位发明人发现前述目的可以通过由下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来实现,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维持了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的空穴和电子的移动度的平衡,并且然后完成了本发明。
在式1中,
环A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至30元)杂芳基;
X和Y各自独立地表示O、S、CR11R12、SiR13R14、或NR15;
R11至R1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或者R11和R12或R13和R14可以彼此连接形成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未经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7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