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废料回收系统的雕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7775.0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8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罗群;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联合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Q1/62;B23Q1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废料 回收 系统 雕刻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废料回收系统的雕刻机,包括:立体环、第一吸气装置、废料处理箱、若干管道,所述立体环、第一吸气装置、废料处理箱和若干管道构成第一废料回收系统;所述吸尘单元、伸缩管、第二吸气装置和废料处理箱构成第二废料回收系统。本发明设置了第一废料回收系统和第二废料回收系统,相对于雕刻机单一的吸尘装置,双重吸收废料,使吸废料的效果更佳,清理的更加彻底,同时在第一废料回收系统设置了环状的立体环,把整个雕刻机包裹起来,清理效果达到惊人的360度,再加上第二废料回收系统设置的垂直方向的吸尘单元,使吸尘效果更佳,又设置废料处理箱使废料过滤,分类,再收集,利用,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雕刻机废料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废料回收系统的雕刻机。
背景技术
雕刻机的应用广泛,目前,在一些机床辅助行业中,需要用到雕刻机切割各种样式的PVC。雕刻机通过自动化控制刀头进行切割,切割效率高、精度高,但在切割过程中刀头的高速旋转,切割PVC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屑和粉尘,这些废料会随着刀头的高速旋转而被抛出,然后掉落在雕刻机、产品及雕刻机周边中,这样不仅对工作环境产生污染,影响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加工精度。现有雕刻机无法实现除尘的及时性,无法及时吸附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和粉尘,致使除尘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具有废料回收系统的雕刻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具有废料回收系统的雕刻机,设有底座和支撑柱,所述底座为正方体,且上端中心垂直固定圆柱体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有:立体箱、驱动马达、连接杆、环柱、轨道箱、环转杆、伸缩气缸和雕刻机单元,所述驱动马达通过连接杆啮合环柱,使环柱以连接杆中轴线旋转,使雕刻机单元水平环状移动,所述环柱嵌入支撑柱,且连接固定轨道箱,所述伸缩气缸上端和轨道箱滑动连接,使雕刻机单元且下端连接立体箱,所述立体箱内部固定雕刻机单元,使雕刻机单元垂直运动,所述环转杆连接轨道箱,嵌入底座的对应环形的滑动凹槽内;所述底座、支撑柱、连接杆、环柱、轨道箱和环转杆构成稳定构架;所述驱动马达、连接杆、环柱、轨道箱、伸缩气缸、立体箱构成了雕刻机的移动系统;
包括:
所述底座设置有:立体环、第一吸气装置、废料处理箱、物料台、换刀台、若干管道,所述物料台和换刀台为环状,嵌入到底座对应的凹槽内部,且物料台在换刀台的外侧,换刀台环绕在支撑柱外侧;所述立体台为环状,底部固定到底座上,内侧环绕正对物料台;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吸气口的一端通过管道延伸到立体环内腔,出气口的一端通过管道延伸入废料处理箱空腔内;所述立体环、第一吸气装置、废料处理箱和若干管道构成第一废料回收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所述立体箱内部设有:雕刻机单元、吸尘单元和若干伸缩管,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二吸气装置和废料处理箱,所述雕刻机单元通过小型伸缩气缸固定在立体箱,沿立体箱垂直运动,所述吸尘单元下端的吸尘口正对雕刻机单元的雕刻刀头,与雕刻机一起同步运动,一体化安装在立体箱内部,所述吸尘单元通过伸缩管连接第二吸气装置的吸气端,所述第二吸气装置的出气口贯通到废料处理箱;所述吸尘单元、伸缩管、第二吸气装置和废料处理箱构成第二废料回收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所述立体环设有:第一吸尘口、第二吸尘口,所述第一吸尘口为倾斜口,所述第二吸尘口为平行口,所述内腔为对折的柳叶状,第一吸尘口、第二吸尘口和内腔构成一体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所述立体环下端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贯通底座,且连接到第一吸气装置的吸气口。
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所述支撑柱内部设置有卷动环,所述卷动环固定在驱动马达外框架靠近连接杆的一侧,且缠绕伸缩管。
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所述废料处理箱内部设置有:第一废料抽屉、第二废料抽屉、第三废料抽屉,所述第一废料抽屉、第二废料抽屉、第三废料抽屉两侧嵌入到废料处理箱上,为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联合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联合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7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间提取处理麸质物料的全麦粉生产工艺及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面降落无人机